果桑品种与剪伐方式对二次产果的影响研究
刘举;赵芳;寸福香;张泽;
摘要(Abstract):
为使果桑当年二次挂果,对3个果桑品种采用3种不同剪伐方式处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果桑产果后,在6月下旬剪伐,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台湾长果桑”萌芽早、采收期长,果实纵径最长,果形指数及单株产量最高,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同一品种所有枝条剪去顶梢,剪伐长度为枝条长度1/3~1/4,并疏光保留枝条全部叶片的技术处理3,单株产果量最高。综合看“台湾长果桑”处理3,二次结果果品质量较优、产果量最高。
关键词(KeyWords): 剪伐技术;果桑二次产果;物候期;经济性状;果品品质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刘举;赵芳;寸福香;张泽;
DOI: 10.13886/j.cnki.sccy.2022.03.02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宋志光.黄传书.徐洪等.几个果桑品种的二次挂果试验初报[J].蚕学通讯,2019,39(3):4-8.
- [2]曾令树.果桑的利用价值与发展现状概述[J].蚕学通讯,2015,35(03):22-25.
- [3]郭君鑫.金凤.果桑栽培与多次结果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21(22):69-70.
- [4]庄英,张照新,邹川洪,等.大棚果桑种植及两次挂果技术[J].江苏蚕业,2013(2):30-31.
- [5]魏晓军.石灰氮在果桑产期调节上的应用.蚕桑通报,2009(3):26-27.
- [6]朱燕,刘岩,林天宝,等.提高果桑二次结果发芽率的试验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 (10):1915-1916.
- [7]曾玉华,陈海含,周静,等.台果72C002果桑“一年两季”优质高产栽培与利用技术[J].现代园艺,2017(9):65-67.
- [8]张欣欣.果桑不同品种物候期、生长特性及主要营养成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9-10.
- [9]NY/T 1313-2007,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桑树[S].
- [10]聂继云,李静,徐国锋,等.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适宜取汁方法的筛选[J].保鲜与加工,2014,14(05):62-64.
- [11]张志良,瞿伟菁,李小方.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2-54.
- [12]水果和蔬菜制品---可滴定酸度的测定:ISO 750-1998[S].
- [13]李建伟.p H示差法测定山楂中花青素的含量[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29(03):177-179.
- [14]GB/T 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S].
- [15]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科学出版社,2002:51-53.
- [16]万津瑜,杨祖国,谢忠良,等.冬春不同修剪处理对果叶兼用桑产果的影响试验[J].四川蚕业,2016,44(03):20-22.
- [17]郑章云.果桑不同留条长对桑葚质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蚕业,2019,4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