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丝厂”丝绸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
杨春耘;任立荣;彭兴建;
摘要(Abstract):
根据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结合文化社会学理论从“六合丝厂”当时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创新性、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所反映的时代特性和社会风貌、对当时就业或社会福利的贡献和作用、社区或企业对其具有的社会认同和归属感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揭示“六合丝厂”丝绸工业遗产对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
关键词(KeyWords): 六合丝厂;丝绸文化;丝绸工业;工业遗产;社会价值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0年南充市市校科技战略合作专项“南充丝绸文化体系重构与传承发展研究”(20SXQT0273)
作者(Authors): 杨春耘;任立荣;彭兴建;
DOI: 10.13886/j.cnki.sccy.2022.03.009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于淼,王浩.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11):11-16.
- [2]刘抚英.我国近现代工业遗产分类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64-71.
- [3]刘抚英,俞敏敏.杭嘉湖地区近现代丝绸工业遗产考察研究[J].工业建筑,2015,45(08):57-61.
- [4]朱怡晨,李昂.工业遗产推动城市可持续更新的杰出案例:马萨诸塞州当代艺术博物馆MASS MoCA[J].中国园林,2022,38(07):91-96.
- [5]刘雪娇,郭嘉盛.城市更新语境下基于价值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05):80-85.
- [6]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合集团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 [7]四川省南充地区茧丝绸公司.南充丝绸之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
- [8]季宏,王琼.我国近代工业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探析———以福建马尾船政与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J].建筑学报,2015(01):84-89.
- [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
- ①摘自1999年《张澜纪念文集》,潘家德《张澜在南充创办实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