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蚕业


产业论坛

  • 四川省茧丝绸行业2022年运行情况及2023年展望

    陈祥平;程明;唐仕成;杨旭超;王金羽;

    介绍了2022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和主要特点,指出了当前行业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23年行业发展形势和运行趋势。

    2023年01期 v.51;No.17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建设四川省蚕桑现代农业园区的思考

    鲜菲;蒋佳;谢忠良;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持续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推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2018年,四川提出构建“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先后出台了《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考评激励方案》及《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认定评分标准》。

    2023年01期 v.51;No.17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宜宾市蚕桑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王培;何建梅;赵凯;胡蝶;

    为因地制宜选择绿色高效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比较了宜宾市山地、丘陵、平坝地区种桑养蚕与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结果显示,宜宾市山地、丘陵、平坝地区农户种桑养蚕均有正收益,在保证永久性基本农田耕地红线前提下,丘陵地区蚕桑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2023年01期 v.51;No.175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乐至县僵蚕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陈任;唐玲;

    僵蚕产业是乐至县重点打造的新兴产业,经过五年的发展,产业基础配套、技术储备、产品质量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生产能力不足、企业带动较差、深度开发薄弱等问题,提出了扩大僵蚕种植规模、建强僵蚕加工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设技术创新高地等对策建议。

    2023年01期 v.51;No.17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攀枝花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黄朝举;胡启华;骆书芬;

    攀枝花市具有适合蚕桑产业发展的、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在梳理全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攀枝花市蚕桑产业主体培育、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6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继续做强做优传统蚕桑丝绸产业的对策措施。

    2023年01期 v.51;No.17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振兴阆中蚕业的对策建议

    张军;李勇;

    <正>阆中土壤气候宜桑宜蚕,曾是全省重要的优质蚕茧原料基地。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受市场行情、劳动力外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阆中蚕业一直呈波浪形发展,有成功的典型,也有失败的教训。面对乡村振兴的新形势,笔者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阆中蚕业发展现状的分析解剖,现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阆中蚕业振兴,乡村振兴助力。

    2023年01期 v.51;No.175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蚕桑产业助力彝乡普格乡村振兴的思考

    苏小东;苏莉;陈义安;

    <正>普格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平均日照2 120.5 h,年均降雨量1 164.4 mm,辖区面积1 918 km~2,有彝、汉、苗、回等多个民族,2022年总人口21.14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7.9万人、占84.9%。普格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栽桑养蚕。广大彝族群众的增收致富是普格县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必然面对的问题,依托蚕桑产业优势,推动彝乡乡村振兴成为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

    2023年01期 v.51;No.175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45%毒死蜱乳油对家蚕的毒性试验

    李大波;何晓平;曹宁宁;陈永波;吴雪娇;

    从食下急性毒性、残留毒性和中毒反应等方面,评估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结果表明,45%毒死蜱乳油对3龄起蚕的24 h致死中浓度LC50为3.353 mg/L,对家蚕的毒性等级为高毒,具有极高风险性。家蚕取食带毒桑叶1~3 d左右,逐渐出现拒食、乱爬、吐液、体曲呈“S”状、胸部肿胀、尾部脱肛、蚕体缩小等明显的中毒症状。随着采叶间隔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降低,毒死蜱对家蚕的毒性逐渐减弱。45%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间隔21 d死亡率为24.07%,对家蚕仍具有较高风险性,1 500倍液间隔18 d、2 000倍液间隔15 d和2 500倍液间隔12 d后连续3 d无中毒死亡家蚕。因此,在使用45%毒死蜱乳油防治桑园害虫时,以1500倍液浓度为宜,其安全间隔期应在21 d以上。

    2023年01期 v.51;No.17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蚕种转青卵冷藏时间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杨玉梅;李建君;曲凌云;吴波;唐金文;周旺;熊国林;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结果表明,即时浸酸后转青卵冷藏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催青死卵率越高、蚁蚕饥饿死亡率越高。经比较分析,冷藏15 d以内对蚕卵孵化、蚁蚕健康影响较小。

    2023年01期 v.51;No.17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7个大豆品种果桑园间作成效比较

    柳江;木甲子;王忆;冉新;付强;刘浩;李亚梦;赵亮;

    为了充分利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对果桑园间作的17个大豆品种的大豆产量、整株干物质产量、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最高的是“川豆155”“贡春豆25”,均为157.44 kg/667 m2,其次是“贡豆选22-6”“贡夏豆15-2”,分别是137.76 kg/667 m2和127.92 kg/667 m2;干物质产量最高的是“贡春豆25”,其次是“川豆155”和“川鲜豆4号”,然后是“贡豆选22-6”,产量分别为275.52 kg/667 m2、246.00 kg/667 m2和236.16 kg/667 m2;百粒重排名前3的是“贡春豆25”“劲豆11号”“贡豆选22-6”,分别为56.30 g、52.43 g和52.17 g。

    2023年01期 v.51;No.17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蚕丝基布面膜丝胶蛋白鉴定及抗氧化活性检测

    席敏皓;魏欣;李豪;吴珂砺;刘春;

    蚕丝中的丝胶蛋白因其有较好的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为了调查笔者试制的两款保胶蚕丝纤维为基布的蚕丝面膜的相关特性,对蚕丝基布丝胶蛋白在面膜液中的溶出情况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进行了相应检测。同时,选择2款标识有“蚕丝”及2款非蚕丝的市售面膜作为对照。发现除笔者试制的两款面膜液含有丝胶蛋白外,其它面膜液不含丝胶蛋白。进一步利用丝胶抗体对其丝胶蛋白类型进行鉴定,发现面膜液中含有丝胶3蛋白,未检出Ser1和Ser2蛋白。利用DPPH法对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发现笔者试制的蚕丝面膜液中的一款具有较好的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其清除能力为41.77%,相当于9.4ug/ml的Trolox。该研究表明利用保胶蚕丝作为面膜基布,其丝胶蛋白能溶出到面膜液中,推测其丝胶中的其它活性物质也能一同溶出到面膜液中从而赋予蚕丝面膜特有的生物活性。该研究为开发以保胶蚕丝作为化妆品,特别是面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3年01期 v.51;No.175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2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树大豆带状套种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曾益春;黄盖群;刘江;佟万红;刘刚;危玲;

    在桑树夏伐后,开展大豆带状套种,到秋季成熟采收时大豆株高74.249 cm,单株总生物量0.218 kg,单株豆荚数81.332个,单株豆荚质量0.104 kg,总生物量2.677 kg/m2,豆荚数999.500个/m2,豆荚质量1.265 kg/m2,百粒鲜重0.500 kg/m2,总苗数12.833棵/m2,鲜大豆总重0.548 kg/m2,干大豆总重0.269 kg/m2。以鲜食大豆进行采收,单位面积(666.67 m2)桑园可产出大豆总生物量1176.165 kg,豆荚454.730 kg;以成熟大豆进行采收,大豆总生物量892.458 kg,鲜大豆182.392 kg,干大豆89.680 kg。

    2023年01期 v.51;No.175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BmNPV家蚕品种“川抗1号”的应用调查

    汪勇;袁桂阳;朱江;杜鸿;李婷婷;曹宁宁;苏茂科;

    为了解蚕桑新品种“川丰×蜀华”(川抗1号)在绵阳蚕桑生产上的表现,2022年秋季在四川绵阳梓潼县石牛镇双峰村进行了饲养调查。从饲养情况来看,该品种具有体质强健、耐高温、容易饲养、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等特点,能缫5A~6A等级的高品位生丝,经济效益显著。

    2023年01期 v.51;No.175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雄蚕品种“浙凤2号”繁育成绩

    陈曦;金玥;

    针对雄蚕品种制种成本高的问题,调查杭州市蚕桑技术推广总站2016~2020年繁育新型雄蚕品种“浙凤2号”情况。结果表明,亲本“雌35”蚕期经过22 d 15 h,日系“平28”原种为23 d 3 h。亲本“雌35”克蚁收茧量较高,平均3.7 kg,“平28”只有2.8 kg。健蛹率在95.0%以上。繁育制种克蚁单产8.29张,公斤茧制种2.45张。

    2023年01期 v.51;No.175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用技术

  • 荣县小蚕智能共育中心的设计与应用

    毕凤银;贺跃华;郭朝安;赵颖;秦琴;青学刚;李文学;陈小平;张烛;王琳璐;

    规模化集约化是我国由蚕桑大国发展为蚕桑强国的必由之路,荣县小蚕智能共育中心的建设是养蚕新模式、新装备的探索。通过智能小蚕共育中心的养蚕效果可以看出,现代高科技养蚕能有效提高小蚕养殖健康性,达到小蚕发育整齐、蚕头足、体质强健的目的。

    2023年01期 v.51;No.17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桑葚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建议

    危玲;刘刚;黄盖群;代洁;曾益春;刘江;姚永权;

    四川的果桑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桑葚菌核病是危害果桑产业最重要的一个病害,除攀西地区外,桑葚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给很多果桑基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了桑葚菌核病在四川的发病规律、分析了防效不佳的原因,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操作问题提出了桑葚菌核病防治中的注意事项。

    2023年01期 v.51;No.175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地建设

  • 做好桑园春季施肥的经验

    杨健;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春天的到来,桑树开始生长,施春肥就是春季桑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在春季要给桑树进行施肥,主要原因是随着春季温度的回升,桑树开始发芽生长,迫切需要供给大量营养。此时根系开始进入第一个生长高峰期,生理活动活跃旺盛,是吸收养分的最佳时期。笔者根据30年的从业经验,谈一下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桑园春肥施用。

    2023年01期 v.51;No.175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阆中果桑园农药减量化的对策建议

    李勇;

    <正>近年来,阆中按照“农旅融合,产景一体”的发展思路,以柏垭500亩(33.33 hm2)果桑采摘体验园为代表的果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果桑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集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果桑节,桑叶茶、桑果干的加工等带动一、二、三产业逐渐融合发展,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但同时在桑园管理中农药使用不规范、用量大等造成的农残超标与果桑园绿色、

    2023年01期 v.51;No.175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果桑的市场前景与基地建设

    李刚;徐升东;杜兵;敬小梅;张开;陈聪;

    <正>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桑科植物。桑之果实即桑葚,可供药用、食用、酿酒,自古享有中华“民间圣果”之美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愈加强烈,桑果市场发展前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3年01期 v.51;No.17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蚕丝文化

  • 西汉蜀地纺织业管窥

    肖佳忆;

    元鼎元年(前116),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记录张骞出使西域所见“蜀布”。建昭五年(前34),扬雄撰《蜀都赋》,赞美蜀地织品珍奇。两千年后,绵阳永兴西汉墓出土的染色绢、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模型等,从实物角度证实了古文献记载的蜀地织品精美绝伦并非言过其实,佐证了蜀地在中国纺织生产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本文拟通过文献史料梳理、遗存考古发现,从考察蜀地种植桑麻、纺织品、纺织工具、织造规模等出发,探寻西汉蜀地纺织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以此来加深人们对该地区纺织业发展史的认识,丰富区域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内容。

    2023年01期 v.51;No.17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

  • 四川省蚕丝学会顺利换届

    <正>2023年2月20日,四川省蚕丝学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在成都市蒲江县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90名代表出席大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吴钢代表省蚕丝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做学会工作报告。大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学会章程和13个四川省蚕丝学会相关管理制度,审议通过了学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2023年01期 v.51;No.17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蚕丝学会各专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正>2023年2月20日,四川省蚕丝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各专业委员会和《四川蚕业》编辑部组成人员名单。1.蚕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肖文福副主任委员:杨忠生曹宁宁张胜林2.栽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盖群副主任委员:李建君高志祥刘立志3.养蚕蚕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学刚副主任委员:徐应品廖天明

    2023年01期 v.51;No.175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2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试验示范喜获成功

    肖文福;

    <正>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是结合西南地区气候条件特点和优质茧丝市场需求,以强健、优质为选育目标,采用杂交育种与定向选择的方法培育而成的优良杂交组合。2022年春蚕期,在四川省宁南县、盐边县、高县、珙县和仪陇县示范推广新品种“夏81×春12·春22”233张,平均单产44.87 kg,健蛹率97.19%,全茧量2.08 g,茧层量0.489 g,茧层率23.59%,上车率96.82%,粒茧丝长1221.0 m,解舒率69.44%,纤度2.580 D,洁净94.75分,清洁99.25分。

    2023年01期 v.51;No.17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五措”并举,助力凤冈秋蚕生产丰产丰收

    韩世玉;

    <正>2022年11月上旬,贵阳综合试验站凤冈示范县的蚕茧全部收购完毕,与上年相比,质量、价格稳步提升。今年夏秋连旱,桑树夏秋长势和产叶量受到影响,为了养好秋蚕,贵阳综合试验站与县乡技术管理部门交流分析了凤冈秋季桑园基本情况和养蚕户条件,提出“五措”并举推动秋蚕生产。

    2023年01期 v.51;No.17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测土配方施肥专题地图发布

    张建华;

    <正>为全面指导我国桑产业发展,基于全球1979~2021年各地日均温数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团队制作并发布了全球桑树生长周期图(GMGP v1.0和GMGP v2.0);基于GMGP 2.0和全球土壤养分数据库(GSDE2014),我们还进一步制作发布了全球桑园氮肥推荐施用量图(GMNN v1.0)、全球桑园磷肥推荐施用量图(GMPN v1.0)、全球桑园钾肥推荐施用量图(GMKN v1.0)、全球桑园复合肥推荐配方(GMFF v1.0)。

    2023年01期 v.51;No.175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普格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蚕桑生产技术培训

    张友洪;

    <正>为提升凉山州普格县蚕桑经营业主养蚕技术水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格科技特派团团长、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蚕桑产业组组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站站长张友洪研究员,以及特派团成员陈义安副研究员,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青学刚研究员等在普格县大坪乡底古村开展优质蚕茧生产技术培训。

    2023年01期 v.51;No.175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园间作大球盖菇效益突出

    吴洪丽;

    <正>桑枝栽培食用菌是目前桑枝综合利用技术中最成熟、技术推广面最大的一项技术。大球盖菇是近年来国内快速发展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强的抗杂和抗逆能力,可在大田、林下等地,可利用多种农林废弃秸秆资源进行栽培。经过技术改进和试验示范,桑园间作大球盖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3年01期 v.51;No.175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