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祥平;程明;唐仕成;
介绍了2018年四川省茧丝绸行业运行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指出了当前行业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19年行业发展形势和运行趋势。
2019年01期 v.47;No.15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松;
<正>绵阳市蚕桑产业历史悠久、基础扎实,是富民强县的优势骨干产业。近年来,以涪城区为核心,不断探索现代蚕桑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展路径,通过抓经营主体培育、关键技术落实、蚕桑多元开发的"三抓",实现经营主体带动能力、蚕茧质量、蚕桑效益的"三提升",产品质量享誉全国,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7年,全市桑园面积1.45万hm~2(21.7万亩),养蚕22.21万张,产茧837.9万kg,茧款收入3.91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8.75亿元,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涪城区《"三新三化"模式推动
2019年01期 v.47;No.159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业炀;
<正>南充是"中国绸都",素有"丝绸之乡"的盛誉。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部署,大力建基地优结构、搞加工强龙头、创品牌促融合,加快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了涵盖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服装印染、外贸出口、教育科研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全市建成桑园4万hm~2(60万亩)、规模以上丝绸企业45户,年
2019年01期 v.47;No.15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彩萍;
<正>阆中地处川北,是四川省37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土质宜桑,气候宜蚕。2002年被四川省农业厅列为"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蚕桑基地县市",2013年《四川省蚕桑丝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2年)》中又被列为40个蚕桑基地县市之一。近年来,阆中市围绕省厅振兴"川桑"产业的发展思路,紧扣南充打造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的工作要求,以农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努
2019年01期 v.47;No.159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安述;曾惠芸;
<正>蚕桑产业是中江县的历史传统产业,曾为壮大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江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蚕桑列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全县蚕桑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大发展机遇。2017年以来,全县着力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复兴初见成效。全县现有蚕桑生产型龙头企业4家,蚕业专业合作社10家,蚕桑
2019年01期 v.47;No.159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库里夫;
<正>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州东南部。全县总人口19.8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4万人,彝族占总人口的83.3%,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6.7%,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20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凉山州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少数民族县。近年来,在县级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把栽桑养蚕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各级组织和广大蚕农的共同努力,辐射带动贫
2019年01期 v.47;No.159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安;
<正>2018年10月23日上午,四川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近期给"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精神,听取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负责人对促进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会议由省委书记彭清华主持,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出席会议,在川民营企业家和商(协)会代表参加会议。彭清华认真听取了世纪安泰集团董事长唐定云就安泰茧丝绸集团基本情况、行业发展中遇
2019年01期 v.47;No.159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种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网络媒体收录,以及在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超星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019年01期 v.47;No.159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川省巴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柞蚕小蚕保护育技术规程》等3项区域性地方标准,并于2018年10月20日正式实施。本次发布实施的柞蚕生产标准分别是《柞蚕小蚕保护育技术规程》(DB5119/T1-2018)、《生态柞园培植技术规程》(DB5119/T2-2018)、《柞蚕大蚕绿色省力放养技术规程》(DB5119/T3-2018)。上述三项柞蚕生产标准均由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标准的实施对规范柞蚕生产,提高柞蚕综合效益,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019年01期 v.47;No.159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安;
<正>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川农业[2009]75号)和《关于征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的通知》(川农业函[2018]189号)文件要求,四川省农业厅遴选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首批9名专家入选。2018年10月15—16日,四川蚕桑创新团队建
2019年01期 v.47;No.15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2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川蚕业》杂志是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4期,是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1稿件范围主要登载蚕桑政策解读、产业管理、生产技术、科学研究、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要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主要设置栏目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蚕农园地、专合组织、蚕丝文化、信息动态等。
2019年01期 v.47;No.15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安;
<正>2018年12月,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集蚕茧、缫丝、丝制品、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于一体,形成了液态饮料、固态饮品、家纺产品、生态食品等四大体系九大品项的产品体系。推动"百里桑园农旅走廊"建设,带动全县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茧丝产业,打造有机桑园330hm~2,年产有机蚕茧553.19t,帮助10万农村群众和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脱贫奔康。
2019年01期 v.47;No.159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安;
<正>2019年2月13日,资中县乡村振兴战略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编制的《资中县蚕桑产业融合发展园区总体规划》获得通过。资中县委书记曾国富、县长林双全等县领导出席评审会。评审提出在蚕桑产业规划中要与其他产业融合,注重新业态的植入,填补优质产品的换挡期;产业延伸及布局要做到极致,体验、科普、美味、亲子等内容多做开发。并与
2019年01期 v.47;No.159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义安;
<正>3月8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九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蜀细1号"(P061×H102)通过四川省级品种审定(编号:川蚕品审(2019)01号)。该品种是四川省首对通过审定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要求育成单位制定该蚕品种饲养技术规范,以订单生产方式组织推广,弥补三眠蚕品种在产量上的差异,并由育成单位协助企业指导农户饲养。
2019年01期 v.47;No.159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美蓉;
2019年1月16日,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暨2018年比对试验总结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主产省(区、市)的32位从事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会议。会上,各省(市、区)蚕种管理部门或蚕种质量检测负责人就2018年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进行了交流,现将全国各省蚕种生产和质量检验情况的发言记录整理,以飨读者。
2019年01期 v.47;No.159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8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小葵;刘光秀;甘霖;张惠娟;潘璐璐;张后兵;
对天然彩色双宫丝织物开展常规精练和恒温脱胶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天然彩色丝织物常规精练后天然色素基本丢失,织物颜色白色偏乳,常规精练方式不适合天然彩色丝织物的脱胶练减。恒温脱胶后织物剩余含胶率保留3%~5%,则呈现较明显的黄度色彩,恒温脱胶是可采用推广的天然彩色丝织物练减方式。
2019年01期 v.47;No.159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谢成德;冯正才;李衍颖;罗兴华;胡启华;
<正>桑树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桑树最佳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本试验按农户习惯性不施用任何肥料与施用有机肥进行试验对比。通过比较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使用有机肥对桑树结果情况、果实外观、果实品质及叶片性状的影响,进而调查有机肥在果桑园使用的效果。1试验方案设计1.1试验地点盐边县惠民乡新林村李福昌桑园(树龄15年,管理水平较好,冬季不松土和不施基肥)、鳡
2019年01期 v.47;No.159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苏伟;李茂生;陈谷;李建君;苏茂科;
蜗牛药物防治试验发现,用5%四聚乙醛颗粒剂诱杀,防治效果显著,施药后5d蜗牛死亡率高达到89%以上;且通过防治药物毒性残留时效试验调查结果发现,该药剂的残效期正常条件下为7d,残效期后采叶喂蚕,蚕儿均能正常发育和制种,与对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是理想的桑园蜗牛防治药物。
2019年01期 v.47;No.15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雨;
<正>嘉陵区是全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区)之一,2018年3月,中国蚕学会授予嘉陵区"中国桑茶之乡",全区良桑面积达到5万亩(0.33万hm~2),茶桑面积近2万亩(0.13万hm~2),果桑面积1万亩(666.67hm~2),年发种2万张、产茧60万kg,年产桑果1000t。现有尚好桑茶、千年绸都酒业、立新椹糕等蚕桑综合开发龙头企业3户,有依格尔、金富春、银海丝绸等省内知名丝纺企业20余户,2017年全区桑产品及丝纺服装精
2019年01期 v.47;No.159 25+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全宽;曾国金;
<正>荣县从上世纪初就开始栽桑养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荣县一直都是四川省10个蚕桑基地县之一。上个世纪蚕桑行业鼎盛时期,荣县就开展了桑树病虫害普查工作,其后又开展多次。三十多年过去了,荣县气候发生了变化,蚕桑生产格局发生了变化,桑树病虫构成也发生变化,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强了。这些情况的变化,都使目前荣县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
2019年01期 v.47;No.159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乙明;
<正>为了节约成本、提质增效,绝大多数蚕种场均是采取在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购种茧回场制种的形式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原蚕区种茧生产,桑园这个基础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养蚕成绩,而且对后期的种茧质量、制种成绩、蚕种质量都有很大关系。因此抓好原蚕区的桑园管理,提高原蚕区的桑叶质量是种场提高种茧质量和制种成绩的最有力措施和根本保障。在此针对如何抓好原蚕区的桑园管理提出几点粗浅看法,供同行参考。
2019年01期 v.47;No.15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施建敏;
根据四川省西充蚕种场及原蚕片区省力化技术的应用情况,简要分析了蚕种生产省力技术推广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蚕种生产省力化技术的发展对策。
2019年01期 v.47;No.159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国芳;郭勤;程彩花;钱荣花;
<正>秋华×平30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选育,于2005年通过浙江省省级审定,在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杭州蚕桑技术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从2012年开始承担"秋华×平30"蚕种的专业繁育,助推雄蚕品种在浙江大范围推广,杭州地区也成为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雄蚕品种的蚕桑主产区。2012年,我场引进秋华、平30开始在原蚕区进行第一次大批量繁育,秋季饲养秋华蚁量330
2019年01期 v.47;No.159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建祥;平东明;郭光武;王世勇;
<正>陆良多年使用的当家品种菁松×皓月在春夏两季饲养表现较好,但在两季秋蚕由于气候变化大,桑叶老化,白粉病、褐斑病严重,饲养易发血液型脓病,农民欠收,养蚕积极性不高。繁育推广饲养抗性强,蚕农、丝厂欢迎的蚕品种华康2号势在必行。蚕品种华康2号(秋丰N×白玉N)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培育,对家蚕血液型脓病(BmNPV)具有较高抵抗性的蚕品种。2016、2017年秋季在陆良农村的试养成绩表明:
2019年01期 v.47;No.159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蒋熙;李培胜;王燕;丁文娟;
<正>凉山州蚕种场是一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种除供本场的原蚕生产区使用外还要销售一部份。因此原种的品质质量不仅影响本场的一代杂交种生产,而且影响我场的市场信誉度。要保证原种的品质质量,首当其中的就是控制微粒子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场就因微粒子病侵害造成原种毒率严重超标,以至一代杂交种生产无法正常运行。1993年开始在
2019年01期 v.47;No.159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敖树刚;石子地作;张传卫;
<正>近几年来,宁南县不断出现链珠状蚕粪蚕儿,经研究发现此类病蚕出现是由细菌性肠道病引起。为了有效防治蚕细菌性肠道病,减少蚕农损失,本文开展了恩诺沙星溶液、盐酸环丙沙星胶囊两种药物防治试验,比较了两种药物的防治效果,初步探索总结出了预防和防治细菌性肠道病的措施。1试验设计与方法1.1时间与地点2018年晚秋蚕,2018年10月16-28日。宁南县原二丝厂,杨柳路19号。
2019年01期 v.47;No.159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吴劲轩;
<正>绿茶是我国生产的主要茶类之一,历史悠久、产区广、产量多、品质好、销区稳,这是中国绿茶生产的基本特点。绿茶利用高温杀青经做形(或揉捻)、干燥等工艺而成,具有"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桑叶经过工艺加工也可以制成绿茶,即桑叶绿茶。桑叶含有丰富的的糖、蛋白质、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特别是桑叶中含有一种叫做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含量约100mg/100g。DNJ是α-糖苷酶的抑制剂,对
2019年01期 v.47;No.159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1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正>家住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一组的苏呷色日,现有桑园91亩(6.07hm~2),其中自有桑园41亩(2.73hm~2),流转桑园50亩(3.33hm~2)。2018年养蚕87张,产茧4800kg,售茧收入25.8万元,通过栽桑养蚕,苏呷色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1要致富栽桑树2014年以前,苏呷色日在外打工,全家每年纯收入仅2万元,家里老人生病无人照顾,小孩上学无人陪伴。2014年苏呷色日回到宁南,到新村乡碧窝村养蚕大户家打工养蚕,看到了养蚕能
2019年01期 v.47;No.159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梁羚;
<正>家住宁南县新村乡碧窝村一组的王作海,30年前开始栽桑养蚕,2005年,他将自家河坝里的土地全部栽上桑树。到2010年,养蚕40张,收入7万多元。王作海发现多养蚕子能挣钱,于是将家里其余坡地全栽上桑树,并承包了其他农户的桑园。2018年,王作海已有桑园12hm~2(180亩),年养蚕200张,产茧9800kg,养蚕收入60多万元,除去各项开支,纯收入30多万元,通过规模化养蚕奔上了小康之路。如何做好规模养蚕?王作海有几点体会:
2019年01期 v.47;No.15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是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创立于1997年,业务遍及国内外各大养蚕国家和地区,专注于蚕桑产业省力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作为大型蚕业机具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在桑园管理、育种、饲蚕、蚕茧收烘、蚕桑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南充蚕具公司发起人最早从事蚕业机具研制可以追溯到1974年,开始试制"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45年来,南充蚕具以创新的技术和卓越的解决方案坚持不懈地为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以优质的产品性能、令人信赖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业界独树一帜。
2019年01期 v.47;No.15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6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87年创办的蚕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的科技产品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等;公司依托行业专家及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契机,广泛的开展跨学科的横向合作,逐渐发展到涉及桑树剪伐设备、切桑机、催青保种智控设备、智能共育室环境控制系统、蚕网、蚕用超声波补湿器、电热升温线、塑料蚕蔟、纸板方格蔟等蚕业配套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蚕种智能催青保种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对蚕种催青保种时期的温度、湿度、感光、温差、空气等环境变量进行自动巡回检测,并按照蚕卵发育过程所需的最佳催青保种工艺曲线而自动实施有效地控制,同时修正历史最佳工艺曲线,达到蚕种胚子
2019年01期 v.47;No.159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现代化蚕业机具一站式采购平台四川南充上智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专注于蚕业省力化、自动化设备研制、销售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是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国家蚕桑体系设施与机械研究室的实验基地。公司依托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专家团队,集数十年蚕业机械研制推广经验,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成功推出养蚕机、电脑催青设备、各龄蚕饲育机具、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及收烘设备等系列先进现代蚕业生产装备,同时为现代茧丝绸公司提供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本着继承、创新的理念,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蚕业工业化解决方案和硬件支撑。
2019年01期 v.47;No.159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