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蚕业


产业论坛

  • 四川流转桑园养蚕效益分析——以绵阳涪城区为例

    陈义安;王晓芬;张友洪;汪勇;刘俊凤;周安莲;蒲军;

    以土地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劳动力生产率为测算指标,以2017年四川绵阳涪城流转桑园为代表分析了四川流转桑园养蚕效益。结果认为:随着桑园经营规模的扩大,土地生产率、雇工劳动生产率呈下降趋势,资金生产率波动明显。提高当地桑园养蚕效益的路径有:与当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匹配的桑园最适规模为25.1-35.0×666.67m2;提高桑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养蚕规模与桑园产出相适应,提高单位面积养蚕量;改革养蚕布局,增加养蚕批次,均衡劳动用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操作水平等。

    2019年02期 v.47;No.160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践行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推进乌蒙山区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

    万津瑜;何建梅;陈伟;

    地处乌蒙山区的兴文县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工作论述,在石漠化生态脆弱区的贫困村选择蚕桑作为扶贫主导产业。在发展业态上,打破栽桑只养蚕的传统方式,实现多元开发,增加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在关键支撑上,注重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实现节本增效。在产业主体上,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行"返租倒包",龙头企业与蚕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探索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精准扶贫模式。

    2019年02期 v.47;No.160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弘扬嫘祖文化 推动蚕桑产业融合发展

    马天志;

    <正>盐亭县是华夏母亲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是嫘祖文化圣地。近年来,盐亭县充分发挥嫘祖文化品牌优势,将蚕桑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融入嫘祖文化旅游开发。以祭祀嫘祖为主题的祭祖大典,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入对台交流重点项目。"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蚕桑、丝绸、嫘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年增销售额1.38亿

    2019年02期 v.47;No.160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发展果叶兼用 助推乡村振兴——盐边县果叶兼用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谢成德;李衍颖;张兵;

    <正>盐边县地处四川西南部,全县幅员面积3269km~2,辖4个镇12个乡,其中少数民族乡7个。蚕桑涉及11个乡(镇)、82个村、2万余农户。盐边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优质桑果、优质蚕茧的独特优势:一是上市早。盐边桑果3月底4月初上市,春茧4月底5月初上市。二是质量

    2019年02期 v.47;No.160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凉山蚕种场企业化管理经验

    黄乙明;蒋熙;张红菊;

    <正>凉山州蚕种场地处四川西南攀西结合部的干热河谷地区。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原为四川省蓖麻蚕种繁育基地,1976年改为家蚕育种场,是四川省四个家蚕选原种场之一、四川省蚕丝工程试繁示范基地及家蚕生物学鉴定中心,同时还承担着全省一代种杂交种的杂交率饲养鉴定及全省新品种的室内饲养鉴定工作。2005年注册蚕种商标"桑花",年生产"桑花"牌母种10000蛾,原原种15000蛾,原种12000张,一代杂交种40万张以上。其生产的一代杂交蚕种除满足攀西地区蚕业生产用种需求外,每年还向省

    2019年02期 v.47;No.160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果桑枝叶饲料化利用思考

    左艳春;周晓康;王红林;陈义安;蒲军;张浩仁;

    <正>近年来,桑椹的营养、保健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伴随着以果桑采摘体验为主题的农村旅游的迅速兴起,桑椹高附加值产品的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涌现,全国果桑园都有增加的趋势,四川果桑栽植面积增幅更为明显。四川德昌县、盐边县先后成为"中国果桑之乡"。2018年,仅攀西地区果桑面积就达1万hm2(15万亩)。果桑大面积的栽培必然产生更多的副产物,如何高效处理桑果采摘后巨量的夏伐枝叶显得尤为重要。1果桑枝叶合理利用的必要性为了促使产生大量一年生结果枝,采用夏季

    2019年02期 v.47;No.160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乐至蚕桑产业扶贫成效与模式

    谯武;邓世平;于元凯;隆有志;

    <正>近年来,四川红旗丝绸有限公司通过参与产业扶贫,在实践中探索出"四结合"的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精准脱贫与产业升级发展相得益彰。结合产业的创新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产业扶贫模式,不仅帮助贫困户迅速增收,而且也很好地推进了蚕桑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为乐至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路子,也为贫困户持续增收、不再返贫提供了保障。1概况1.1乐至蚕桑概况乐至县幅员面积1425km2,辖25个乡镇,总

    2019年02期 v.47;No.16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

  • 四川推行蚕桑生产标准化初见成效

    张友洪;

    <正>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蚕业管理总站共同编制的《四川省标准化规模养蚕设施建设及配套技术方案》,2019年在四川省各蚕区大力实施和全面推广。根据《方案》的技术参数和各蚕区的气候特点,在四川省攀西蚕区推广了"6215"的桑树栽植模式,具有保湿功能的小蚕共育室和养蚕大棚。在川南蚕区、川中北蚕区推广了"622"的高光效

    2019年02期 v.47;No.160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家蚕高品位茧丝品种“芳·绣×白·春”推广联盟正式成立

    肖金树;

    <正>为加快蚕桑科研成果的转化,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广优良家蚕品种,由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8个单位发起成立了家蚕高品位茧丝品种"芳·绣×白·春"推广联盟。2019年1月23日,推广联盟第一次会议在阆中市举行,联盟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

    2019年02期 v.47;No.160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第四届果桑产业发展大会在德昌举行

    陈义安;

    <正>4月9日,由中国蚕学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德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桑蚕丝绸产业发展论坛在德昌举行。大会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鲁成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蚕业管理总站站长杨彪、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来木呷等分别致辞。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原组长朱保成

    2019年02期 v.47;No.160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蚕业》稿约

    <正>《四川蚕业》杂志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四川省蚕业协会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4期,是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1稿件范围主要登载蚕桑政策解读、产业管理、生产技术、科学研究、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要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主要设置栏目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蚕

    2019年02期 v.47;No.160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省蚕桑家庭农场主示范培训在武胜县举行

    <正>为了深入推动各地做好蚕桑家庭农场主培训工作,5月23日-24日,省蚕业管理总站在武胜县举办蚕桑家庭农场主示范培训。全省30个蚕桑重点县蚕桑家庭农场主代表,市(州)、县蚕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共计9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期间,全体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武胜县丝绸工业园区、标准桑园、标准蚕房、蚕桑家庭农

    2019年02期 v.47;No.160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9年蚕种生产经营会商会纪要

    <正>6月28日,四川省蚕业协会在成都召开了2019年蚕种生产经营会商会,参加会议的有省蚕业协会蚕种生产、经营会员单位代表,部分蚕业管理部门代表列席会议,共计30余人。会议根据四川省蚕业协会《蚕种市场价格协商办法》对2019年一代杂交蚕种成本进行了测算,参考当前茧丝市场行情和全国主产省区蚕种价格,商议2019年至2020年度全省蚕种建议价格。各参会单位代表还就春蚕生产、产业推进、蚕种生产、蚕种研发创新、蚕种质量提升等作了交流发言。会议商议2019年至2020年度蚕种建议价

    2019年02期 v.47;No.160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一龄期饲喂漂白粉液消毒桑叶对2龄起蚕影响试验

    李成阶;

    针对一龄期饲喂漂白粉液消毒桑叶后对二龄起蚕率和起蚕重的影响,笔者选择蚕品种、浸渍浓度、浸渍时间和漂洗脱药次数四因素各三水平3次重复,选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进行正交试验,调查二龄起蚕率和起蚕重。结果表明,一龄期饲喂漂白粉液浸渍消毒桑叶对二龄起蚕无不良影响,生产上发生的不起蚕另有原因。

    2019年02期 v.47;No.160 19-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树实生苗播种时间及播种密度试验初报

    苏伟;李茂生;陈谷;李建君;苏茂科;

    <正>桑苗是良桑嫁接苗的基础,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嫁接苗的繁育,为探讨不同时间、不同播种密度同桑苗根茎粗度、出苗数之间的关系,筛选出最适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实现当年育苗,当年提供量多质优的砧木,为此2018年我场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1试验基本情况1.1试验地点与品种四川省三台蚕种场南桑园9号试验地。选用当年产广东62杂交桑种,发芽率在

    2019年02期 v.47;No.160 22-2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基地建设

  • 小蚕工厂化标准共育室建设思考

    青学刚;张友洪;李文学;陈宝瑞;刘刚;肖文福;陈小平;尹红;

    <正>小蚕工厂化共育室用于集中饲养1-3龄期的家蚕幼虫,不仅可以提高小蚕期养育质量,提升蚕茧生产水平,还可以适应多批次养蚕发展需要。四川优质蚕茧生产推动了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推动小蚕标准化、工厂化养殖高标准规划设计。为了满足规模化、集约化养蚕对小蚕集中饲养高标准技术的需要,参考《四川省标准化规模养蚕设施建设及配套技术方案》,同时重点在共育室布局、养蚕数量、多批次养蚕、功能监控等方面满足智能化、标准化等的迫切需要,必须有效推动小蚕工厂化标准共育室的建设。

    2019年02期 v.47;No.16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桑树良繁基地建设的技术探索

    张忠;刘联华;谢茂盛;

    <正>2018年,川桑作为四川特色产业列入我省"10+3"重点优势农业产业,给我省桑蚕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四川省阆中蚕种场紧跟时代步伐,为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保存的桑蚕品种资源,于2018年实施桑树良

    2019年02期 v.47;No.160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以提升综合效益为抓手 推进乐至桑产业发展

    邓华;

    <正>乐至县位于四川中部,浅丘地貌,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蚕桑是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效益产业,也是现代农业建设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提升蚕业综合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2017年,全县有桑园6666.67 hm~2(10万亩),养蚕农户2.8万余户,养蚕13.7万张,蚕茧产值2.2亿元。茧丝、蚕沙、桑果等加工企业4家,桑园林下种养5333.33 hm2(8万亩),资源综合开发产值近8亿元,桑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主

    2019年02期 v.47;No.160 2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实用技术

  • 提高桑品种“育71-1”室内袋接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陈汉文;

    <正>射阳县特庸镇是全国闻名的桑苗繁育基地,以优质无病著称,历史最好年份出圃嫁接桑苗1.08亿株。当地蚕农对桑苗室内袋接技术实践经验丰富,各类桑品种嫁接成活率均较高,但相对而言,"育71-1"品种嫁接成活率偏低,多年来徘徊不前,2015年仍只有68%。为此,技术推广部

    2019年02期 v.47;No.160 30-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都果桑示范基地的高标准建园技术

    姚永权;佟万红;危玲;曾益春;黄盖群;刘刚;

    <正>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都基地果桑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建于2016年5月,面积约0.2hm~2(3亩),示范蜀椹1号、粤椹大10、嘉陵30号、白玉王、台湾72C002、长果桑等果桑品种12个。园区集中示范果桑标准化栽培、免除草免耕、果桑快速丰产建园、"果桑一病一虫"绿色防控等技术,

    2019年02期 v.47;No.160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芳·绣×白·春”品种特性及繁育要点

    马雪;王蓉;敬小梅;鲜跃荣;

    <正>为了推动优质蚕茧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应用,我场2016年春季,通过知识产权转让方式,引进了高品位茧丝家蚕新品种"芳·绣×白·春"。品种茧层率高、生丝纤度细、净度成绩优良等特性明显,是一对适合缫高品位生丝的优良家蚕品种。母种、原原种、原种均已经过6个蚕期的繁育

    2019年02期 v.47;No.160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蒲慧;王晓芬;

    <正>近年来,在推进现代蚕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推动了蚕桑产业的提档升级,但高效益也伴随着高风险,不良气候、蚕病等风险因素影响着养蚕效益,尤其是秋蚕饲养阶段,由于气温较高且桑叶叶质较差,加之春、夏两季蚕病病原菌积累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蚕难饲养,易发病。为了确保秋茧优质高产,本文重点介绍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新型蚕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1消毒防病是秋蚕饲养的重中之重

    2019年02期 v.47;No.160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调查研究

  •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及适应性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程洋;林小兵;夏冬梅;曹宁宁;袁桂阳;何君;肖慧;王豫川;陈永波;

    近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人工饲料配套养蚕技术、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家蚕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适应性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019年02期 v.47;No.160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大沙坝村蚕桑产业扶贫纪实

    申平;罗国忠;

    <正>建档立卡贫困村——大沙坝村位于兴文县共乐镇,距镇政府1.5km,距县城11km,辖16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878户、3054人,共有贫困户124户、478人。自2016年来,全村已累计脱贫114户455人。目前,该村已有蚕桑72.33hm~2

    2019年02期 v.47;No.160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提高“川山×蜀水”繁育成绩的体会

    李桂芳;

    <正>"川山×蜀水"是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品位多丝量家蚕品种,春秋兼用,具有健康性好,所产蚕茧可缫5A-6A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近200万盒蚕种,成为我省农村主要饲养品种之一。四川省西充蚕种场从

    2019年02期 v.47;No.160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山×蜀水”“芳·绣×白·春”的繁育实践与体会

    张术荣;

    <正>西昌市蚕种场是我省一代杂交蚕种生产量较大的蚕种场之一。近年来,四川各地将蚕桑产业列为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此大背景下,本着服务好全省蚕桑产业,向用户提供满意的优质蚕种原则,我场积极开展新蚕品种的试养试繁,2015年开始试繁育"川山×蜀水"家蚕品种,2017年试繁育"芳·绣×白·春"家蚕品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9年02期 v.47;No.160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蚕农园地

  • 桑叶乌龙茶加工工艺初探

    吴劲轩;殷浩;王香君;夏川林;姚永权;蒲军;

    <正>近年来,随着桑叶提取物的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和抑制癌细胞等多种活性功能被发掘,桑叶茶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成为促进传统蚕桑产业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传统方法制作的桑叶茶仍然有豆腥味、茶味寡淡、泡数不多。研究认为,可以用冻融破碎技术来增加桑叶内含物的侵出率,使茶汤色正、口感醇厚,达到理想的桑叶茶口

    2019年02期 v.47;No.160 49-50+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荣县春季桑园管理技术措施

    曾国金;周全宽;

    <正>随着丝茧价格的稳定,蚕农养蚕积极性提高,桑园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春季桑园管理对全年的养蚕活动有重要影响,管理得当,能够促进桑树生长,提高桑叶产量,提升桑叶质量,因此要给予高度重视。主要措施应该从土壤、树体、肥培、水分、病虫害综合防治入手,加强桑园的技术管理,为桑树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

    2019年02期 v.47;No.160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专合组织

  • 快速建园强基础 跟踪服务促发展——南部县雨顺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蚕桑产值超千万

    刘泽听;毛业炀;

    <正>三清乡位于南部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5km,与仪陇土门、铜鼓等乡镇接壤,全乡12个行政村均是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64人。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该乡将蚕桑产业作为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培育业主大户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蚕桑产业。2014年黄烈

    2019年02期 v.47;No.160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碧月春风家庭农场产业融合发展历程

    岳鲲;

    <正>盐亭县金鸡镇碧月春风家庭农场位于嫘祖故里,蚕桑丝绸发源地盐亭县金鸡镇,紧临嫘祖陵风景区,属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四川盐亭嫘祖蚕桑生产系统核心区。近年来,我场紧跟全县嫘祖文化开发步伐,围绕发展生态蚕业,栽植茶用桑、果叶兼用桑、叶用桑,开发桑芽茶、桑椹酒,桑园林下养鸡、养鸭、养鹅,新建蚕桑主题农家乐,加强品牌建设,农旅结合,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实现产值500万元,利润150万元。碧月春风家庭农场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二星级农家乐,嫘桑缘牌桑芽茶、桑叶茶获"四川扶

    2019年02期 v.47;No.160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蚕丝文化

  • 建国七十年绵阳(县)蚕丝业变化考略

    肖佳忆;

    <正>建国伊始,新中国第一座半自动化缫丝厂在绵阳县建成,由此形成全民栽桑养蚕的兴盛景象。七十年来,绵阳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曾为四川蚕丝业发展繁荣增光添彩,也在新时代遭遇过史上前所未有的冲击、困扰、转型升级。绵阳县蚕丝业的发展变化历程,印证了四川省传统蚕丝产业的曲折轨迹。笔者查询阅读了相关的国民经济统计、文稿和地方志、报纸、回忆录等文献史料,梳理、考察、分析绵阳县(区)蚕桑丝绸产业所经历过的时代斧锤锻打和雕琢。在丝路经济振兴的东风吹拂下,绵阳转变发展模式,加快乡村振兴

    2019年02期 v.47;No.160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_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赴四川省宜宾市调研

    李龙;

    <正>受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委托,2019年3月4-7日,由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李龙研究员为组长的专家组赴四川省宜宾市珙县、高县和兴文县,开展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工作情况调研。高县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承担的项目,新建标准化蚕桑基地40hm~2(600亩),形成了配套小蚕共育室和省力化养蚕蚕棚,项目实施区

    2019年02期 v.47;No.160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湖北郧阳推广应用桑枝栽培香菇

    吴洪丽;

    <正>2019年3月15-17日,中国(郧阳)香菇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暨湖北省食用菌协会2019年年会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召开,借着这次大会的东风,武汉综合试验站在十堰市郧阳区及丹江口开展了桑枝栽培香菇生产技术培训及现场指导工作。郧阳区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基地县,近年来为了精准扶贫大力

    2019年02期 v.47;No.160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阳试验站技术示范对接基层合作社

    韩世玉;

    <正>根据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对2019年体系工作提出的积极对接企业,将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做到"五对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指导服务的要求,贵阳综合试验站根据贵州蚕桑产业发展新形势以及主产区的分布情况,在服务原固定示范县及企业的基础上,把凤冈县富康蚕桑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增对接服务对象,合作打造县

    2019年02期 v.47;No.160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陕西石泉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出路

    苏超;

    <正>受大环境的影响,陕西省石泉县的蚕桑产业规模萎缩,年发种量由最高的11万张到现在的不到5万张,桑园面积也在逐步缩小,同时蚕桑产业面临果蔬等其他产业的竞争,主要劳动力倾向于比较效益高的产业,技术人员出现断层。而通过提质增效打破石泉当前发展局限,保持蚕桑

    2019年02期 v.47;No.160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 四川省蚕丝学校

    <正>学校简介SICHUAN SILK SCHOOL四川省蚕丝学校(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是省属公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由原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著名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张澜先生创办于1913年,至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是四川省最早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之一。1999年四川省教育厅根据四川省职业教育规划布局和学校专业设置的实际,同意在保留四川省蚕丝学校校名的同时,增挂四川省服装艺术学校校名,实行一校双名。

    2019年02期 v.47;No.160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