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蚕业


产业论坛

  • 四川全年6批次养蚕技术与布局

    张友洪;肖文福;王晓芬;陈义安;

    <正>目前,四川桑园面积220万亩(14.67万hm~2),养蚕210万张,亩(666.7m~2)桑养蚕量仅1张左右,桑园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单位面积桑园养蚕量,提升桑园效益,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进行了多批次养蚕技术的探索,通过多年调研和实践,形成了四川全年6批次养蚕成套技术,供蚕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参考。

    2020年03期 v.48;No.165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武胜县蚕桑产业振兴发展调研报告

    鲜菲;蒋佳;刘国彦;谢忠良;杨远萍;

    <正>武胜县位于四川省广安市西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966km~2,是典型的以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武胜县是四川省蚕茧主产县之一,年产干茧2000t,后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武胜县蚕桑产业逐渐萎缩。近年来,武胜县抓住四川省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通过龙头企业流转土地自建桑园、返租倒包,带动基地建设,实现了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和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

    2020年03期 v.48;No.165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8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乐至蚕桑产业多维度联结机制模式思考

    谯武;邓世平;于元凯;隆有志;

    <正>新世纪以来,国际丝绸市场遭遇了数次剧烈波动,导致蚕茧生产大幅萎缩,造成部分丝绸企业先后倒闭。四川坚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丝绸龙头企业积极投入蚕桑基地建设,不断探索创新多维度利益联结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乐至在多维度多层次建立产业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方面进行了多种探索。1多维度的利益联结机制与模式

    2020年03期 v.48;No.165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9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现状与对策

    陈义安;张友洪;王晓芬;黄盖群;李可贤;胡光荣;

    四川蚕桑专家大院建设中体现出了科研院所支撑,开展专家团队服务;龙头企业主导,形成产业发展集群优势;成果平台主推,丰富科技技术服务内容;政府部门引导,稳定资金保障支持政策等服务成效特点,针对技术集成创新不够、技术服务能力不强等方面的的问题,提出的发展对策包括:科学规划,有序建设,融入农业农村工作重点;首席领衔,团队协作,建立高效服务的专家队伍;多元投入,政策保障,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注重实效,形式多样,推动"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等。

    2020年03期 v.48;No.165 11-1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冉贤江;

    黔江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产业,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全产业链条不长,难形成产业内循环,产业不能持续发展。提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提高养蚕效益,推广桑园间作模式,促进蚕桑资源高效开发,生产高品位生丝,实现桑旅融合发展。

    2020年03期 v.48;No.165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胜县打造中国蚕桑之乡的对策与建议

    李政;陈宝瑞;

    武胜县打造中国蚕桑之乡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其对策在于创新武胜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多元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做响中国蚕桑之乡。

    2020年03期 v.48;No.165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李伟;张玲;

    <正>2020年7月31日至8月2日,苏州市举行了"丝绸苏州2020"展会。四川省南充市有6家企业及南充市汉服协会参加了此次展会,并展示了设计精美、丝韵独特的汉服。此次展会对四川丝绸企业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收获颇丰。1展会基本情况丝绸行业一年一度的"丝绸苏州"展会已连续举办四届,依托新品发布、精品评选、名品集聚的形式,关注国内外丝绸行业发展新动向,展示符合现代生活潮流的丝绸终端产品。

    2020年03期 v.48;No.165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仪陇县有机蚕桑发展思考

    吴小康;李玖瑛;邹邦兴;

    <正>蚕桑产业是仪陇县农村传统支柱产业,农户具有栽桑养蚕的生产习惯和技术优势。前些年,随着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蚕丝业发展受到了较大冲击,挖桑、毁桑现象严重,农民积极性下降,极大地制约了全县蚕丝业的发展。为了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仪陇县于2014年起开始发展有机蚕桑。龙头企业通过严格蚕桑生产过程控制,生产优质有机蚕茧,从而提高蚕茧收购价格,显著提高蚕农收入,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显示出强大的发展潜力。1仪陇有机蚕桑发展概况

    2020年03期 v.48;No.165 23-2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信息动态

  • 有关版权声明

    <正>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种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网络媒体收录,以及在中国知网(CNKI)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2020年03期 v.48;No.16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桑高质量发展100答

    刘俊凤;

    <正>使用蜕皮激素能使蚕儿缩短龄期、老熟齐一,利于自动上蔟,从而节省劳动力。但生产中部分业主使用蜕皮激素的时间掌控不好,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蜕皮激素的施药时间,建议:(1)依蚕品种:春用品种见熟10%、夏秋用品种见熟5%时添食;(2)依饲育时的气温:高于25℃时见熟5%、低于25℃时见熟10%的标准把握;(3)在缺叶或五龄后期发生蚕病时,可以提早到见报信熟蚕时使用,促使蚕儿提前老熟变态、提前上簇,减少因缺叶或蚕病造成的损失。

    2020年03期 v.48;No.165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试验研究

  •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陈谷;陈敏;熊国林;苏茂科;李建君;苏建;

    通过杂交、回交及系统选择选育出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杂交种饲养具有健康性好、易饲养、抗逆性强、单产高、质量优的特点。种场繁育可在四、五龄鉴别雌雄蚕,有效缓减制种期间鉴蛹人员紧缺的矛盾,大量节约劳力,且可以调节饲育雌雄蚕比例,提高繁育系数。丝厂缫丝上车率高、缫折低、丝长长、解舒率高、清洁净度优良。

    2020年03期 v.48;No.16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3对高品位茧丝蚕品种1-3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

    邹邦兴;肖文福;蒋亚明;何明辉;卿圣环;周安莲;万林荣;肖金树;张友洪;

    <正>为加快推进人工饲料养蚕在四川省的生产实用化进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以产业发展技术需求为导向,结合我省蚕茧生产实际,致力研发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即1-3龄饲料育,4-5龄桑叶育。在前期基础研究基础上,2019年秋季采用标准化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通过对四川省3对高品位茧丝蚕品种"芳·绣×白·春"正反交、"川山×蜀水"正反交、雄蚕品种"秋华×平30"进行人工饲料小蚕共育饲养,与全龄桑叶育同期对比,分析对比两者间的养蚕性状表现和茧丝质成绩,探索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完善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标准,为今后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2020年03期 v.48;No.165 30-3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李双庆;邹湘月;肖建中;邵元元;

    试验以桑枝秸秆为主要成分的大球盖菇栽培种培养原料,通过室外覆土栽培,比较不同栽培种配方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情况、速度、营养生长时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桑枝秸秆38%、玉米芯35%、麦麸20%、石灰石膏各1%的配方,大球盖菇在营养生长和出菇阶段栽培效果最佳。

    2020年03期 v.48;No.165 33-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实用技术

  •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卢伟康;马勇;石洪康;李林波;黄军;张剑飞;胡光荣;叶晶晶;

    针对玻璃管温湿度计不便于蚕农读取数据且没有环境数据异常时的预警功能,设计了一种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该温湿度计以AT89C51芯片为主控制芯片,DHT11为温湿度数据采集模块,LCD12864为数据显示模块,4位独立按键为蚕期设定模块,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为预警模块,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和程序设计,实现了对蚕房温湿度数据的采集以及数字化显示,并根据家蚕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温湿度的要求不同,设置了相应的环境预警参数。试验表明:该温湿度计能够实现对蚕桑生产室的温湿度监测,温湿度超出设定时,成功实现预警功能。

    2020年03期 v.48;No.165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6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曲凌云;赵尉成;陈谷;陈敏;苏茂科;李建君;熊国林;

    为了解凉山州及我场"781"、"7532"蚕品种母种性状差异,2020年春季开展了相关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证实"781A"的全茧量和茧层率、"7532A"的茧层量上两地存在显著差距甚至达到极显著差异,其他各指标互有高低,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2020年03期 v.48;No.16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2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翁天均;高波;

    以"871×872"为对照,比较"川山×蜀水"和"华康2号"两对家蚕品种晚秋季在黔江区的生产表现。试验表明:"华康2号"的病死蚕率高于对照,茧层率低于对照;"川山×蜀水"四龄结茧率表现优于对照;对照品种"871×872"的万蚕结茧量和茧层率优于试验品种,但抗病性稍差。

    2020年03期 v.48;No.165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种茧期技术管理

    贾平;

    <正>种茧期家蚕生理上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条件能否满足内在生理要求,直接关系到蚕种产量和质量。期间常见的问题有:收茧量高,发蛾率低,制种成绩差;蚕种不受精卵多、死卵多,毛种折净率低;品种对交失调,雄蛾早出,雌蛾缺雄无法交配,造成蚕茧丰收,制种不丰收。其原因通常为蚕儿自上蔟到制种期间温度、湿度、气流等气象因素调节不当。加强种茧期的管理,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处理,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性状和经济效果,

    2020年03期 v.48;No.165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李冬兵;刘学锋;王一;周丽;曾泽彬;

    <正>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利用蔬菜育苗使用的简易穴盘播种器,通过穴盘育苗摸索出了一种高效、简单实用的桑树育苗一步建园新方法。其优点是成本低,出苗率高,操作简单,节约用种,起苗、运苗非常方便,营养土不散,根系保存完好,栽植成活率高,桑树长势好。2018年6-8月,宜宾市农科院在南溪区大观科研基地用此方法成功繁育30万株桑苗,出苗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建园、冬春嫁接、次年投产。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2020年03期 v.48;No.165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型主体

  •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陈兆敏;徐敏;向阳;

    <正>宁南县属于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极利于栽桑养蚕,是蚕桑专家美誉的"发展蚕桑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宁南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充分表明,蚕桑产业作为种植业中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长短结合好的产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六铁镇树基村的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通过栽桑养蚕脱贫致富,挤进了全县前50名养蚕大户之列,成为彝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典型。

    2020年03期 v.48;No.165 53-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蚕丝文化

  • 刍议扬雄笔下的蚕桑及民生观

    肖佳忆;

    西汉末期乱世,汉帝侈靡、吏治腐败,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扬雄在"四赋"、《法言》和《太玄》等文中借蚕明理,痛陈民生凋敝现状,缕析民生困厄成因,寻求民生改善良方,劝诫统治者施行"仁政"。他建构新的儒家价值体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有"西道孔子"之称。扬雄作品中的蚕桑及民生记载是我们研究西汉蚕农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对于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研究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意义。

    2020年03期 v.48;No.16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息动态_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张剑飞;

    <正>小蚕共育是当前蚕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规模化生产模式。通过小蚕集中饲育,能有效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促进蚕农增收。随着共育规模的扩大,传统的手工饲育方式用工多、速度慢,不仅共育人工成本高,而且小蚕发育不整齐,难以满足生产需要。针对这一生产实际需求,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研究团队开发成功一种半自动小蚕饲育机,能够自动进行饲喂桑叶、撒粉消毒,速度较传统方式快8~10倍,

    2020年03期 v.48;No.16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郭明武;

    <正>为推动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三峡实验站站长郭明武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郑琳、胡文龙,联合重庆市蚕桑体系成员一行,深入黔江区重庆弘凡农业桑枝食用菌生产车间,石会镇关后居委自动化小蚕共育车间、会西村省力化大蚕养殖车间调研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石会镇会西村重点布局了新型省力化大蚕养殖设备—立体式养蚕饲育机,该设备是由重庆蚕桑体系省力化、智能化设备研发研究室依托重庆汇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应对大蚕养殖期间劳动强度大、立体空间利用率低、养殖安全风险高等情况而研制。

    2020年03期 v.48;No.165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专家测产

    韩世玉;

    <正>2020年6月5日,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及遵义市农业委员会等单位组成专家组,对贵阳综合试验站实施的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示范进行了桑树春季产叶量及马铃薯产量的田间现场测产。为了提高桑园的产值及综合经济效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根据桑树的生长特点、桑叶收获养蚕的时间,结合套作物的生长期等,对"桑园全年免耕周年套作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成功研发了桑园周年套作的多种技术模式,其中桑树+马铃薯+红薯+白菜为套作模式之一。

    2020年03期 v.48;No.16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亚热带地区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进展

    罗平;

    <正>小蚕共育模式是广西桂中地区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为广西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为解决小蚕共育劳动力成本增高,桑蚕农药中毒、带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创新开展环境智能控制下省力化小蚕人工饲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2020年03期 v.48;No.165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果桑品种筛选进展

    苏超;

    <正>陕北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昼夜温差大,是种植果桑和生产高品质桑果的优良区域。但冬、春两季气候干冷,蒸发量大,果桑品种能否适应该地区的气候尚未可知,为此,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近年先后在吴堡、子长、绥德和榆阳区等地进行果桑生态适应性筛选。2020年夏季,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在吴堡县寇家塬东庄村发现,露天栽植的台湾四季果桑、广东大十可安全越冬,桑果品质和产量都有上佳表现,这可能与吴堡县的小区域气候存在关联。

    2020年03期 v.48;No.16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南充综合试验站全力推进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

    张友洪;

    <正>为认真落实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南充市嘉陵区)示范建设,建立"全产业链科技支撑体系"和"体系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平台",完善"全产业链全要素的解决方案"和"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可借鉴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要求,南充综合试验站全力推进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市嘉陵区"一县一业"示范样板工作。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多次率体系科学家等到嘉陵区调研指导,成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专家工作站。

    2020年03期 v.48;No.165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