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蚕业


  • 浅论振兴四川蚕业经济之道

    赵廉

    <正> 四川栽桑养蚕历史悠久,素有“蚕丛古国”之称,相传古代“教民养蚕治丝”的黄帝元妃嫘祖就诞生在四川盐亭。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而且是一项优势产业。在四川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蚕业经济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四川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史,可以说是由“南方丝绸

    2000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抓住结构调整 西部大开发之机遇 以新机制重振丝绸雄风

    刘云开

    <正> 1995年丝绸行业走入困境以来,各地先后探索了多种走出困境的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省县结合的模式(三台县模式)运作情况论述于后。 1 三台县丝绸行业形势分析 三台县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历史,其地理、气候条件宜桑宜蚕,蚕茧资源十分丰富。80年代末、90年代初,蚕茧生产、丝绸工业具有相当规模,桑、蚕、种、茧、丝、绢

    2000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确认识蚕桑生产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胡以正

    <正> 西部大开发是为了实施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步战略设想,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性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西部地区的关怀。西部大开发目前的重点是改善环境,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而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为我县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构建特色经济提供了新的机遇。怎样利用这一大好机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索的实际问题。 1 蚕桑生产的自身特点符合实施生态

    2000年02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种茧育蚕体蚕座水剂消毒试验

    易守明

    <正> 蚕体蚕座水剂消毒在丝茧育中的效果已有资料报道,无论上蔟率、结茧率、还是产量都明显优于常规的粉剂消毒,但很多种场在接受这种消毒方式时有很多顾虑,因为种场不仅考虑收茧量,更重要的是种茧的内在质量:即在做好防微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原种饲育的上蔟率、结茧率、健蛹率及造卵数,提高蚕种生产的效益。水剂消毒是否会影响座内及环境湿度,从而影响健蛹率、造卵数等决定

    2000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菁松、皓月健康性和产卵量的试验初探

    张光凡,林升华

    <正> 菁松×皓月具有产茧量高,丝质优的特点,我州推广以来在局部地区深受农村大面积丝茧生产和丝厂欢迎。但该品种在我州繁育过程中表现出健康性差,繁育系数低,且有大面积生产上适应性差的缺点,本试验旨在稳定产量和丝质的前提下,提高其健康性和蚕种繁育系数,以及大面积生产的适应性。 1 试验方法及经过 1.1 试验材料:本场1999年秋制“菁松、皓月、781、782”母种。 1.2 试验方法:采用回交法。因菁松品

    2000年02期 13-8+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试验

    胡松涛

    <正> 近年武胜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养蚕与农作的矛盾日趋突出。能否找到适宜的小蚕饲养模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为此在塑料薄膜覆盖育的基础上,借鉴外地一日二回育的成功经验,大胆改进常规一日三回育、四回育,探索出了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饲养技术。于1997年夏秋季和1998年春季进行了室内养蚕试验和小蚕共育中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00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园IPM是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何正波,曹月清,董亚敏

    <正> 桑树是养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首创并发展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在桑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蚕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值保方针以来,桑园也开始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在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蚕桑综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内涵已从单一技术

    2000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树幼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陈继久

    <正> 繁育桑苗经常遇到病虫为害,特别是抗性较弱的幼苗期。此期若发病会严重影响幼苗的顺利成长,甚至造成育苗失败。经对我校实习苗圃地多年调查发现:幼苗期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和灰霉病,虫害主要是小地老虎。现就有效防治方法介绍于后。 1 炭疽病 1.1 桑炭疽病是由炭疽病病原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一旦发生,传播快、来势猛,很容易引起幼苗大量死亡,苗地连续高温多湿情况下易发生,发病时幼苗根茎部产生短线

    2000年02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种桑树嫁接技术简介

    张文,张良益,何生怀

    <正> 紫井乡现有新老桑树1200多万株。根据老桑树需要改良、新栽桑树嫁接任务重的特点,在全乡范围内推广了十种桑树嫁接新方法。在改造劣桑,改换品种,老树更新,幼树嫁接方面效果明显。它不仅适合于不同树质,不同树型的嫁接,而且不受嫁接时间,嫁接方位的限制。解决了嫁接过程中的左右矛盾(左指切芽,右指切贴)。该技术还具有省

    2000年02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桑品种实钴11-6性状简介

    杨建宁,杨万金,叶式存,李俊

    <正> 实钴11—6优良变异单株,经多年的室内及农村栽培、养蚕鉴定,证明该品种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发条数较多,树势强健,耐阴蔽,产叶量高,增产桑叶27%,全茧量、茧层量增加3%~5%,五龄担桑产茧量增加4%~9%,万头产茧量增加7%~10%,全年亩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32高35%~39%,叶质优良。1989年该品种因各项性状优良居四川省第二批桑品种区域鉴定总分第一名,鉴定为合格优良新桑品种并在全川大力

    2000年02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美研制出高科技“生命衬衫”

    <正> 美国加州生命衬衫公司最近研制出一种装有6个传感器的高科技衬衫,能将使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经互联网随时传送给医生。 “生命衬衫”上共有6个分别织入领口、腋下、胸骨至腹部位置的传感器,它们与佩戴在腰带上的微电脑连

    2000年02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品种农桑8号 12号试栽效果简报

    张正国,熊开金,李英

    <正> 为实现早中晚生桑品种搭配栽植,满足蚕不同发育时期对饲料的需求,以提高蚕桑产量和品质,1997年从浙江省农科院蚕桑所引进农桑系列桑品种进行栽培养蚕试验,其中农桑8号等三个品种表现较好。现简报初步结果。 1 材料及方法 为快速获得桑品种的栽培适应性表现成绩,于1998年1月在贯山乡八村程子钰的老龄桑园(1500株/667m~2),采用锯桩芽接法嫁接农桑8号(早生)、育2号(早生)、农桑12

    2000年02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如何正确决策蚕种出库日期

    江三林,江俊益

    <正> 在生产上,用科学方法决策蚕种出库时期的少,几乎都是凭借历史经验、任务指标;与当地当前农时、气象等直接影响“三高”蚕业的重要条件结合分析少,重点去参照他地出库日期而决定本地(县市区)的蚕种出库日期,其结果一地偏差到处失误,生产出量低质差的工业原料茧,导致行业竞争力下降,在市场经济以质取胜的时代,如何决策蚕种出库日期,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对蚕茧生产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多生产优质蚕茧,是应当认

    2000年02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测方法

    杜英武

    <正>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测方法,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大蚕四龄第2~3日调查蚕体斑纹是否符合本品种性状的方法来计算杂交率,农业部“NY/T327-1997”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规定,杂交率调查是在样本中统计纯种的头数来计算杂交率。不论是普遍采用调查斑纹的方法,还是统计纯种的方法,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调查标准。何谓本品种斑纹性状?何谓纯种性状?很难掌握。笔者根据重

    2000年02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血液型脓病、白僵病对蚕茧生产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张大勇

    <正> 珙县蚕茧生产历史悠久,1988年以来,我县蚕茧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蚕茧产量突破1万担,并恢复性增长;蚕桑生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单产和效益有所提高,蚕茧质量越来越好。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蚕农思想陈旧,墨守成规,不信科学,养蚕方法比较原始;二是蚕茧单产和质量与江浙鲁等省区有很大的差距,单张效益较低。 1 影响蚕茧单产的原因分析

    2000年02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纸板方格蔟省力上蔟法的适用效果

    陈国荣

    <正> 方格蔟是目前最好的蔟具,由于蚕农还没有掌握省力上蔟方法,至今普及面仍很小,而在绝大多数用纸板方格蔟的地方,又都是采用人工捉取熟蚕上蔟,因捉熟蚕缺少劳力造成损失。宁南占有养蚕得天独厚自然优势,但蚕茧质量、单产上还有较大的潜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从1998年开始推广使用纸板

    2000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瞄准市场 首重质量 依靠科技 推动宁南蚕业再上新台阶

    杜刚双

    <正> 1999年,宁南县蚕业生产又创辉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收购蚕茧81327担,较去年净增12000担。蚕茧出库单产较去年又净增1.56公斤,达到40.56公斤。茧丝长达1050米以上,解舒率达70%,上车率达到94%,蚕茧销售呈供不应求之势。蚕农售茧总收入3883万元,销售干茧1700吨,上缴税利1880多万元。全县三座丝厂共14400绪

    2000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设基地 夯实基础 科技兴蚕 再铸辉煌

    婉代芬

    <正> 中江县地属丘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属中性土壤,光热条件好,具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全县现有20余万户蚕农养蚕,有8个乡镇产茧过5000担,12个乡镇产茧过3000担,年发种300张以上的村400余个。现有丝绸企业9家,缫丝能力4万绪,年产生丝1000吨,织绸600万米,蚕种生产能力20万张,形成了桑、蚕、种、茧、丝、绸、服装、炼染“一条龙”格局。但我县养蚕零

    2000年02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坚持仪评收茧 提高蚕茧质量

    杨有红,魏东

    <正> 凉山州是四川省优质茧丝基地之一,1999年产茧16.6万担,在全省排名第三。近两年收购蚕茧基本普及了仪评,对体现公平评茧,认真执行国家的茧价政策,引导蚕农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蚕茧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蚕农和茧站的欢迎。 1 仪评工作的概况 1996年,在西昌、冕宁、德昌、普格县(市)进行仪评收茧试点。

    2000年02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凉山蚕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陈伟

    <正> 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全州蚕桑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比上年净增蚕茧1.54万担,总产达到16.7万担,蚕农售茧收入近亿元,蚕桑生产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蚕茧产量已占全省第三位,蚕茧质量位居全省第一位,正积极向全省乃至全国新兴的优质茧丝基地建设目标挺进。但目前取得的成绩与我州蚕业资源优势相比潜力还十分巨大。为此,很有必要对我州蚕业发展的历程进行认真的回顾,对蚕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景有个清醒的

    2000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影响养蚕实用技术推广的因素及其对策

    伍化平

    <正> 以小蚕共育(发蚁),省力化养蚕及纸板方格蔟上蔟技术为代表的养蚕实用技术,经实践证明,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增加蚕农收入,增加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技术措施。近几年,各地对此加大了推广力度,加快了推广步伐,以实现蚕茧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而推动蚕茧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我县这方面近几年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农户每购1套活动蚕台,补助50元;乡镇业务人

    2000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调整养蚕布局之我见

    熊文治

    <正> 养蚕布局系指一年养几季蚕和在什么时间出库饲养的统称。它关系到蚕忙与农忙的恰当函接;关系到大蚕盛食期与桑叶优质高产期的相互吻合;关系到蚕茧产量的高低、质量的优劣。总之关系到蚕桑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养蚕布局在蚕业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茧丝行情低落时,更应审时度势地作出适当调整,大胆妥善的将“三三见九”(每年春夏秋养三季蚕)的布局调整为“二

    2000年02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小蚕眠期死亡与蚕室湿度的相关性调查

    王应和,刘其福

    <正> 小蚕共育是养蚕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共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大蚕农的经济利益。重庆市丰都县蚕种场1993~1996年连续四年,特别是1996年春同时出现9个共育室一眠严重死亡,损失蚁量达1000多克。经逐一排出与小蚕眠期死亡有关的复杂因素,同时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小蚕眠期死亡是由于蚕室环境干燥造成眠中生理障碍所致。

    2000年02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宿豫县1999年部分中秋蚕病死的原因分析

    陈晟,朱迅

    <正> 1999年,我县适时抓住茧丝行情看好的机遇,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恢复饲养了中秋蚕1.9万余张,合计产鲜茧45.6万斤,平均张单产24斤,张种纯收入仅50元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张单产只有几斤或颗粒无收,挫伤了一部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就1999年我县部分中秋蚕病死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现作粗浅分析。

    2000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发展蚕桑 大有作为——记蚕桑专业大户罗先锋

    杨正堂

    <正> 罗先锋,现年45岁,家有妻、儿、女共四口人,住南部县碾垭乡11村8社。在他未读完小学的时候,父亲被打成“右倾”,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受人欺凌和歧视,心灵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决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干一番不负人生的事业。苍天不负有心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了他一个大显身手的机遇。土地包到户后,他利用自己的土地栽桑养蚕,数量虽少,但学到了一点科技知识,积累了一些管桑

    2000年02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桑蚕消渴剂治疗糖尿病的研究

    李政,李描描

    <正> 糖尿病已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该病与中医学的消渴病基本一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和尿液含糖增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于身体阴虚、复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其病理以阴虚燥热为主,

    2000年02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蚕沙的综合利用

    黄修忠

    <正> 蚕沙作为桑蚕的粪便,常被人们作废弃物丢掉,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从蚕沙中提取果胶和叶绿素,应用于医药、食品及化妆品为人类造福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果胶的提取 1.1 原料的搜集处理。把蚕沙先过筛除去泥沙杂质。加水漂洗除去可溶性物质。 1.2 膨润软化。经处理的蚕沙加入蚕沙量的30%~40%的清水,浸润4~6小时

    2000年02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杜邦“蜘蛛丝”问世

    <正> 最近,美国杜邦公司宣布,该公司利用仿生技术开发出与蜘蛛丝毫无区别的纤维新产品。 杜邦公司一直坚信,世界上没有比蜘蛛丝更强的纤维产品。基于这种理念,杜邦公司利用转基因技术开发出重量轻、伸缩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服装、宇航等领域的化纤新产品。 该公司称,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解释清楚了蜘蛛丝的遗传配制,通过计算机配制出了与蜘

    2000年0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省蚕茧收烘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正> 全省蚕茧收烘工作会议于4月29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地、州)丝绸(蚕茧公司)、蚕业(林业、农业)局分管蚕茧收烘的经理(局长)、科(站)长,各县丝绸(蚕茧)公司经理及茧丝、蚕业经济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等共计160余人。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1999年全省蚕茧收烘工作,分析当前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及影响蚕茧收烘的各种因素,着重围绕加强收烘管理,提高蚕茧收烘的各种因素,研究、安排今年蚕茧收烘

    2000年02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