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泽辉;
<正> 科技兴蚕是稳定蚕桑生产基础、提高养蚕单产和蚕茧质量的根本出路,但是,没有稳定有序的蚕茧经营环境,科技兴蚕就没有保证,这二者互为依存,决定其丝绸行业的兴衰与存亡。四川蚕业长期排徊不前的重要原因就在于科学栽桑养蚕没有到位,原始的、粗放的、自然的养蚕方式长期的沿续,造成单产低、质
2000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鹏;
<正> 改革开放20余年来,蚕丝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程。伴随着经济转型,古老的蚕丝业同样经历了“划时代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向开放的市场体制转变。如果将这“两个转变”合二为一的话,就是由传统资产经营型向现代资本经营型转变。这期间,通过以资本为纽带,市场为导向形成了一大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茧丝绸集团。实践已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资本经营是蚕丝业世纪之交的大转折,直至从丝绸大国走向丝绸强国,再展雄风。
2000年04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树明;
<正> 中国蚕丝绸行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产品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长期是我国外贸的重要产品,曾经一段时期占我国出口销售额的1/3左右,是主要的换汇顺差产品。在农村蚕茧一直是大宗农产品,对蚕区农民的经济增收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回顾、总结、交流我国蚕丝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进今后的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0年04期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波;
<正> 1 非法收茧的现状与危害茧丝绸行业是一个覆盖育苗、种桑、育种、养蚕、收烘、缫丝、织绸、印染、服装等十多个环节,且各环节紧密相扣的系统工程,鲜茧收购又是茧丝绸产业链条中联结工农、承上启下的最敏感、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蚕茧收购秩序的好坏直接关系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0年04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金树;张友洪;杜周和;周安莲;
<正> 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质量是行业的生命力。四川蚕桑生产多年来由于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阻碍越来越突出。蚕茧、丝绸产品已具有完善的国际国内销售网络,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才能拥有这个市场。要使四川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道路,提高单产、提高质量、提高效益。
2000年04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平钟;邱宝利;周鹏;徐兴耀;黄自然;郑学勤;
<正> 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sp.,柞Nb和柞NB)、讷卡变形微孢子虫(Vairimorpha necatrix)、金鱼具褶微孢子虫(Pleistophora anguil-larum)等18种(株)微孢子虫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及将PCR特异产物克隆后抽提纯化质粒制备成地高辛标记探针,对PCR和核酸杂交检测家蚕微孢子虫的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如下:
2000年04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天志;黄宗荣;汪勇;蒋兴友;
<正> 要提高桑树的产叶量和桑叶质量,必须加强肥培管理。普通施肥及全年四季有机肥、无机肥科学配方施用,才能提高桑树的生长优势。然而,在养蚕区,桑树肥培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造成桑树生长不良、产叶量低、叶质差、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本试验将一种长效、缓释的“爱林”片肥在桑园施用,取得较好效果。
2000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皆才;
<正> 目前,在农作物上施用叶面肥,特别是施用微量元素肥,已成为夺取农业丰收,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大幅度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之一,为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桑园的经济效益,今年春季进行了使用维氨微APW(桑叶专用)螯合肥对桑树进行根外施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2000年04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朝斌;黄桂辉;杨红;
<正> 一日二回育是一项省力高效,适宜于目前农村养蚕劳力不足的实用新技术。目前已从多方面对二回育技术进行了研究报道。但从饲育温度与蚕儿生长发育关系方面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是从高温27℃,常温24℃对桑蚕五龄施行一日二回育。称量调查蚕儿体重增长变化情况,食桑量,消化量,以比较蚕儿生长发育差异,结茧后调查茧质。旨在给不同温度条件的蚕区推广二回育时作为参考。
2000年04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爱玲;
<正> 新桑园建设是蚕桑生产整个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新桑园更应坚持科学决策、因地制宜、立足长远、走生产基地化,规模化之路。 1 坚持适度规模栽桑我县现行的桑地承包责任制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桑园承包平均化,按人口分摊桑
2000年04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林;
<正> 桑树一生与土壤关系密切。桑树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养分、水分及营养,均来自于土壤。虽然桑树有较广泛的适应性,但不同土壤的理化性状,均能影响桑树的生长发育。补充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亩产水平不能单纯地依靠施肥,同时还要看土壤对肥料的承受能力、肥料在土壤中能不能发挥作用。肥料成分要靠土壤吸收、承载、转化后方能为根系所利用,土壤结构不良,土层浅薄,通透
2000年04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秦继彬;
<正> 地膜全覆盖育苗栽桑就是把培苗与建园都采用薄膜覆盖结合起来的苗、桑一步成型速成桑园,实现了当年嫁接,亦称“一步成园”,即地膜全覆盖一次定窝栽植。采用地膜全覆盖可使土壤耕作层的生态环境得到综合改善,在相当程度上把影响桑树生长的水、肥、光、热等诸因子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为桑树生长发育创建了良好条件,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2000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伟;
<正> 凉山州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除安宁河流域的局部地区较为平缓,这里山高坡陡,地形、地质、气候十分复杂。为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当地主要以“四边桑”及成片密植桑园为主。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结合坡改梯、农业综合开发、水保工程的实施,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展开,当地对桑树的栽植形式及管理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为更有效地提高桑树的产叶量和质量,为凉山蚕业的发展打牢桑树基础。在总结当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凉山实际,就如何建立高标准间作桑园,提高养蚕经济效益,提出下列技术措施。
2000年04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永良;
<正> “871×872”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洞庭×碧波”是湖南省蚕科所育成的夏秋蚕双限性斑纹四元杂交种,这两对品种经过省站多年统一比较试验,适合我省推广,今年秋季全省蚕种工作会议提出,加速这两对新品种的繁殖推广,提高全省蚕茧单产质量。“871×872”和“洞庭×碧波”的品种性状,一些蚕种
2000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模祥;向生刚;
<正> 一个新品种育成后,要使之世代延续,不断发挥其优良性状,关键就是要如何维持其种性。洞庭×碧波是我所新育成具有全面优良的斑纹全限性四元杂交夏秋用品种,因其好养、易繁、茧丝质优,受到种场、丝厂、农村的普遍欢迎,已表现出良好的推广趋势。怎样才能保持新品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1 确实加强原原母种培育工作,保持其种性
2000年04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荣;
<正> 1 大蚕室外蚕台育技术大蚕室外蚕台育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对现行养蚕形式的革新,是解决日益发展的蚕业生产与简陋的蚕房,人蚕共居,口袋蚕房,落后的手工操作,繁重的体力劳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养蚕缺劳动力等之间矛盾的一条出路,也是保证蚕业生产向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顺利发展的良好途径。它具有三高三省的好
2000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荣;
<正> 1 使用纸板方格蔟的好处: 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将质量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推广使用纸板方格蔟势在必行。此蔟是目前众多蔟具中最理想,最优良的一种蔟具。我市已推广30多万片,其中柏垭蚕桑基地镇今春推广5万多片,蚕桑基地的碧云村、羊鹿村、五加桥等村均在1万片以上,深受蚕农欢迎。其好处是:一是它结茧位置多,孔格大小分布匀整,一蚕一孔;二是蚕尿排在蔟外,蔟中管理方便,通风排温良好;三是改善了蚕茧的外观质量、茧
2000年04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应蓉;
<正> 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国贫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克服了历史、自然等多种制约因素,现已初具规模。产茧量从1984年的622担增长到1997年的1.021万担;茧站固定资产从2.01万元增加到221.8万元;1997年上交税利占全县财政收入11%,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范茧站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县蚕茧站在强化企业规范管理中,主要抓了三方面的工作。
2000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床裕;
<正> 实行桑树芽接法包括冬芽接(又名切皮芽接下同)和春芽接及其冬、春锯桩芽接,仍然是现阶段桑树嫁接中先进的科学方法。所谓嫁接,就是利用桑树的亲和力和愈合性,把一根桑树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株桑树的干或枝上,使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愈合成为一个新个体。被嫁接的干、枝称为砧木,用良桑嫁接的枝段或芽叶接穗或穗芽。
2000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明槐;唐世龙;杨明建;
<正> 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中国入关给行业带来的大好机遇与挑战,按照区委发展蚕桑生产“三十三字”方针,围绕“五个六”重点工程建设的战略目标,大力培植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区蚕业产业化进程,振兴地方经济,促进我区蚕业健康发展,现就我区实现蚕业产业化的良好环境、产业化目标以及实施产业化目标的配套措施浅析如下:
2000年04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晟;苗道平;
<正> 为了挖掘我县蚕桑生产潜力,探索我县蚕桑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进我县茧丝绸事业健康、协调、稳步发展,2000年春,我们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在仰化
2000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臻全;
<正> 蚕茧生产、收购两大环境与茧质关系十分密切。生产环境对茧质的好坏起决定性作用,收购环境对茧质主要起导向性作用。在正常的收购环境条件下,生产环境对茧质起决定性作用,在收购秩序混乱的环境条件下,不良的收购环境对茧质将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多年的“蚕茧大战”使南充蚕茧生产、收
2000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 2000年11月18日,由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四川省丝绸公司、绵阳游仙茧丝绸有限公司、四川华神农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绵阳绿神生态农业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绿神农业)在绵阳成立。下午三时,公司开业庆典在绵州酒店隆重举行,参加庆典的主要领导和来宾有国家经贸委
2000年04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忠良;
<正> 四川人口众多,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栽桑养蚕始祖就出自于我省盐亭县。解放以来,我省蚕业生产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我省最高年分发放蚕种600万张,生产茧近300万担,蚕茧总量排在全国首位,为四川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随着国际丝绸市场持续疲软,以及我省行业自身原因的影响,蚕业生产出现了整
2000年04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政;
<正> 我国杰出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能常葆青春美颜,与他养身之道秘不可分,笔者为了解大师美容健体秘方,通过查阅有多古籍史料,寻笕到大师一生中美容健体秘方有四个,其中常服一方为“核桃蚕蛹汤”。处方与用法是:核桃仁100克,干蚕蛹50克(鲜蚕蛹150克),清水适量,放入瓦盅内,隔水炖熟。每日一剂,20日为一疗程,2—3疗程后,可见明显美容健体效果。一代宗师梅兰芳先生生前常
2000年04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