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蚕业


  • 四川桑树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途径

    柯益富;

    <正> 一、概况1980年开始在四川省丝绸公司组织领导下,全省开展了历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桑树资源普查工作,前后历时近五年,有1200多人次参加,行程30多万公里,共搜集了桑树资源551份,其中野生、半野生桑324份,栽培品种69份,实生桑优良单株158份.经鉴定它们分属八个桑种,其中白桑(M.aIba,L),蒙桑(M.mongo

    1988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读者、作者、编者

    <正> 本刊深得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怀和作者的积极支持撰稿,我们表示衷心感谢!为了进一步办好刊物,提高质量.使蚕业科技知识转变为生产力,为生产、科研、教学服务.我们热忱欢迎战斗在蚕桑生产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和从事蚕业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学者、继续为本刊撰写文章,踊跃投稿.现将征稿内容和按稿要求,简述如下:一、撰稿重点:《四川蚕业》为季刊.撰写稿件时请根据不同季节,针对桑、蚕、种、茧有指导性科技文章,第一翔以春蚕生产为中心;第二期以培育桑苗,夏,秋蚕生产为中心;第三、四期以蚕种保护、桑树栽培、冬管、经验总结和技术培训等为中心内容.撰稿的重点为:科研成果、经验总结、深化改革中出现的组合养蚕、集约经营,技术组装配套,技术连步:建立和健全技术服务体系,蚕桑基地建设,桑树肥培管理,蚕病防治等,以及农衬蚕桑“两户”中学科学、用科学提高蚕茧单产,提高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和经验.

    1988年04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桑树染色体倍数性的研究(续1988年本刊第3期)

    余茂德;

    本研究仍采用陈瑞阳的去壁、低渗法鉴定了西南农大桑树育种研究室收集、保存的部分桑树品种资源17种。期中发现川九、川十、川十三、甘洛桑为六倍体(2n=6x=84);西庆2号为四倍体(2n=4x=56);大红皮、瓜瓢、黑油、黑鲁、川十二、药桑为三倍体(2n=3x=42);川八、川十一、川十四、沱桑、捋桑、石棉26号为二倍体(2n=2x=28)。

    1988年04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3 ]
  • 蚕丝新篇章

    承;

    <正> 日本正在酝醉一股蚕丝热。日本人对蚕丝的研究,将改变人类五千年来蚕丝只能穿在身上、盖在躯体上的看法,而写下新新的一页.目前蚕丝的用途有限,就日本而言,百分之八十以上用来做绸缎衣料.由

    1988年04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茎尖压片法在桑树细胞学中的应用

    何大彦;周明珠;何伟;

    <正> 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普遍采用根尖压片法观察细胞分裂,计数染色体和研究染色体形态特征上的动态变化。但是,对于嫁接繁殖的良种桑树来说,采用根尖压片法常常感到取材十分困难。虽然有些桑树品种可以采

    1988年04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家蚕寄生性微孢子虫及其检验技术的研究(续1988年本刊第2期)

    万永继;

    1986年,笔者所在病理室从局部蚕区由种茧养蚕分离的微孢子虫(IS-741、IS-3922IS-388、IS-2624、IS-4141)、其孢子形态和 N.bomb-ycis 保存株具有差异,但是和保存株一样,对家蚕具有较强的病原性,全身感染性及胚种传染的性质;分离株的发育形态为Nosema 属的特征,血清学反应表明和 N.bom-bycis 保存株具有相同的孢子表面抗原(笔者用荧光抗体法鉴定结果,拟在另文报道)。因此应作为严重危害家蚕的微粒子病病原孢子而加以处理。

    1988年04期 11-1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蚕卵大小与产茧量相互关系的调查

    叶式存;杨伟;

    <正> 1987年开始,我省全面推广散卵,按省蚕种公司的要求,每盒(大张)装卵50000粒。这是蚕种生产上的一个重大改革,使我省的蚕种做到了标准化、规格化、科学化。对提高蚕种品质和农村量桑养蚕都起了重要作用。

    1988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 ]
  • 关于7532×781的繁育技术分析

    冯永德;冯光强;朱高量;

    <正> 7632×781是四川省蚕研所从引进原种中选配两成的夏秋用新品种。1973年1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正式推广使用,到目前为止已推广200余万张,成为我省当家品种之一。1986年推广量达79.3万张,占夏秋用品种

    1988年04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适应蚕业发展新形势 大力推广科学技术 狠抓蚕种质量 切实解决产需矛盾

    何永刚;

    <正> 一、四川丝绸行业的形势四川丝绸行业的形势,概括地讲,有喜有忧,喜忧参半。自从茧丝由滞销转为畅销以来,整个丝绸行业向上发展,是好形势。但也出现了许多新矛盾和新困难。今年以来,矛盾和困难就更突出一些,我们是在困难和矛盾中

    1988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吴国忠——养蚕收入五千元

    李嘉文;陈清国;

    <正> 平昌县灵山乡,元柏村72岁老人吴国忠夫妇今年养蚕收入5110.2元,被周围干部群众称为“养蚕大户”。吴国忠老人于1973年开始养蚕,由于过去集体生产“吃大锅饭”,把发展家庭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结果年年养蚕不见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吴国忠老人的积极性,他根据自己的特长,把栽桑养蚕作为致富的突破口,几年来,他在房前屋后,自留地栽种

    1988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开发蚕桑生产 狠抓基础建设——为全乡捉民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刘厚丰;

    <正> 名山县马岑乡乡党委、乡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根据栽桑养蚕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且能充分利用田边地角和剩余劳力,群众有养蚕习惯,自然条件优裕,在国际市场茧丝走俏的情况。目前大力宣传栽桑养蚕的好处。把栽桑养蚕作为开发农业的重点来抓。全乡现有良桑22万株,今年养蚕170张。去年派出干部到外地学习取经,并购买杂交桑49000株,实生苗72000株,大种“四边桑”。

    1988年04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狠抓桑树基础建设 促进蚕茧商品生产发展

    李志明;

    <正> 这次全省秋栽桑西充现场会,历时三天.到会同志参观了现场,听取了介绍,打开了思路,扩展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受到很大启发,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就会议情况,讲以下两个问题:一、西充县栽桑现场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8年04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加强蚕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几个问题

    洪德海;高治成;

    <正> 1987年,由于原料茧紧缺,蚕茧主产蚕区不断出现抬价抢购现象,产生了“蚕茧大战”。今年春萤上市,“大战”又起,愈演愈烈。然而在一两年前,蚕茧烂市,压级压价,甚至拒收,蚕农抱怨。曾几何时,忽然又紧张到引起“大战”。现在,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之后,问题已渐趋明朗。我们认为原因固然复杂,但重要原因之一是茧丝绸行业对发展战略研究工作重视不够。当生产上、市场上出现了某些问题与不正常的苗头时,未能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予以周密的分析论证,以致造成某些决

    1988年04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问答

    <正> 问:冬季用石灰浆刷白桑树树干有何好处?答:冬季用石灰浆刷白桑树主干,在蚕农中普遍采用。其好处有:(1)消灭桑树枯枝、死拳上的桑虫、病菌;(2)延长桑树寿命;(3)桑树发芽发条好,桑叶产、质量高。据调查:经过涂白桑树害虫少,苔藓、介壳虫全面消灭。

    1988年04期 28+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丝绸市场的层次与营销策略——论开拓丝绸市场(续1988年第3期)

    赵廉;

    <正> 四川丝绸业占领市场的越势开拓四川丝绸业市场,应先分析一下自身占领丝绸市场有什么优势?并根据发挥优势求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采取洽当的营销策略,才可能在开拓市场上做出成效.一、占领蚕茧原料市场的优势。

    1988年04期 29-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推行技术承包,促进蚕茧丰收

    陈维;

    <正> [按]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深入推行,有力地调动了农业生产积极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蚕桑生产属子农业的组成部份,积极推行技术承包,对贯彻栽桑、养蚕科学技术,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蚕桑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苍溪县推行了技术承包,促进了蚕茧丰收,他们前作法,值得提倡,望各地蚕区因地制宣,扬长避短,在实践中充实完善,进一步调动蚕农积极性,促进蚕桑生产蓬勃发展。编者

    1988年04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对提高桑叶产、质量的雏议

    周庆华;

    <正> (一)我省栽桑已达20多亿株,为建国初期有桑树4000万株的50倍,蚕茧产量由9.8万担,1988年产茧量达230多万担,增长20余倍,30多年来为国家出口创汇约10多亿美元,有力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但是,若以桑树增长比,蚕茧增长速度是比较缓慢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总结为在蚕桑生产过程中有“重栽轻培”的指导思想尚没有引起重视,致使在桑树“肥培管理”没有跟上,这是桑叶产质量远远没有达到生产应有水平。曾有人说:“四川蚕桑发展快,靠的是桑树栽得多、‘广种薄

    1988年04期 35-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浅谈我省蚕桑生产发展方向和措施

    杨桂攀;

    <正> 我省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农民习惯养蚕,既有丰富技术经验,又有较高经济收入。农民说:“栽桑种桐,子孙不穷”,又说:“饲养一季蚕,相抵半年粮”。近年来,由于茧丝原料紧俏,经济效益高,栽桑、养蚕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骨干项目,但在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深入贯彻,给养蚕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特别是随着农业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过程中,我国蚕业生产已逐步朝以下四个方向转移:一、由经济发达区朝经济薄弱区转移;二、出传统的手工操作朝省力化技术转移;三、分散产区朝集中方向转移;四、

    1988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论“三结合”的栽桑形式与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刘盛轩;

    <正> 射洪县是一个有80多万农业人口的蚕茧主产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人平耕地只有0.82亩,1987年产茧2.75万公担,全县桑、蚕、种、茧、丝、绸一条龙的规模己基本形成,具有建成蚕茧商品生产基地县的诸种条件。现在,摆在我们面前要急需解决的问题,

    1988年04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试述“家庭小桑园”适度经营规模及发展趋势探析

    李淑谦;

    <正> 家庭几园(小桑园、小果园)是在农村户营承包责任度后,农民迫切要求脱贫致富,逐步进行生产结构调整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商品经济雏型。“几园”的发展,构成了庭院经济由小到大、曲低到高、由内涵向外延的发展趋势。它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把“小园”引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轨道,实乃当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仅就家庭“小桑园”的适度规模及发展趋势作肤浅探析。

    1988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小议“小桑园”与蚕桑大户

    陈茂桢;刘茂成;

    <正> 在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射洪农村中,蚕桑大户引导农民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经营发展,代表了蚕桑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他们在发展“四边桑”、“大行间作桑”的同时,充分利用非耕地、鸡啄地和开垦荒山荒坡,积极发展家庭“小桑园”,为自己形成规模经济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调查分析了这些大户桑树的结构状况,发现形成蚕桑大户与发展小桑园有密切关系。1987年,射洪县养蚕收入超1000元的户有245户,其中有小桑园的户为186户,占1000元户的79%,拥有小桑园181.98亩,户平0.98亩。见表一。

    1988年04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别了,贫困!——南充县龙岭乡农民养蚕致富的调查

    张远;

    <正> 盛夏时节,我们来到了以发展蚕桑生产闻名南充县的龙岭乡采访。一进入龙岭地界,那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桑树把山地划成一台台无数小块,即将收获的玉米棒子在粗壮的穗杆上发出耀眼的金光,阅兵似地排列在被桑树划开的小块里,真象一幅美妙的田园风光水彩画。满怀丰收喜悦的蚕农正把一担担蚕茧运往国家茧站交售.脸上露出的那得意笑容,象似

    1988年04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记蚕桑专业户——江兴友的先进事迹

    胡少鸿;

    <正> 江兴友系武胜县华封乡2村1组的蚕桑专业户,全家共六口人,有田土面积6亩,其中田2.2亩,土3.8亩,是地处嘉陵江畔的一个田土少,桑树少,养蚕人也少的贫困乡。1979年,农村实行“分田到产”,蚕桑生产也随之由集体转入个体养植。当

    1988年04期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罗先锋—1988年实现蚕茧超2吨,收入超过两万元

    华群;

    <正> 南部县碾垭乡佛祖沟村八社养蚕专业户罗先锋,在1987年养蚕50张,产茧1.7吨,养蚕(包括共育小蚕)收入1.6万元的基础上,1988年更上一层楼,全年养蚕75张,产茧2168公斤,收入茧款16,542元,加上三季共育小蚕411.5张,收共育费4050元,全年养蚕与共育小蚕合计收入20592元,人平5148元。同时,今年

    1988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陈泽勋—1988年实现蚕茧超1吨,收入超过1万元

    杨嘉清;

    <正> 蓬安县河舒镇3村11社蚕桑专业大户陈泽勋1988年他家共有投产桑12600株,全年养蚕33.5盒,总产茧1166.7公斤,平均单产茧34.8公斤,茧款收入10825.9元。全年共育小蚕55盒,收共育服务费440元,桑园套作收入2980元,出售良桑穗条5000公斤,收入2000元,全年蚕桑

    1988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吴邦海养蚕致富经验

    李淑谦;

    <正> “致富能手”、“养蚕模范”,“农民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一排齐整整贴在粉白色墙壁上的奖状,反映了主人公的品质和形象。他就是苍溪县六槐乡新建村蚕桑专业户吴邦海。1882年春,农村实行户营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决定将集体栽植的3.2亩坡地桑园,以每亩上交60元承包到户.通知一出,有的人说,

    1988年04期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读者来伩

    <正> 编辑同志:栽桑养蚕是我们农民脱贫致富的可靠道路。为丁学到蚕桑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蚕茧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我们渴望买到《四川蚕业》这本书,作为学习的资料,用它提高我们的蚕桑科学技术知识,使蚕桑生产跨入新的台阶。敬请告诉1989年的订阅办法:我们万分感谢!

    1988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合理培养树型提高桑叶产质量

    桑丁;

    <正> 桑树是发展养蚕事业,生产茧、丝、绸产品的基础,除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桑树单株产叶量和蚕茧单产与质量外,积极育苗、栽桑、快速发展养蚕事业,生产商品蚕茧,满足缫丝、织绸工业原料需要,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1988年,全省农村培育了大量桑苗,由于加强了肥培管理,桑苗生长粗壮,今冬将有大

    1988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良桑穗条的贮藏方法

    鲁桑;

    <正> 桑树嫁接是无性繁殖法之一。是改造劣桑变良桑,提高桑叶产、质量的有效技术措施。因此,必须抓住季节,认真按照技术环节进行桑树嫁接,尽快实现良桑化。值此冬季桑树落叶休眠采穗贮藏时期,现将良桑穗条的选采标准,接穗准备和良桑穗条贮藏方法简介如下:一、选采穗条的标准:选采穗条,必须具备良桑品种性状,具有节间密、芽苞饱满、叶

    1988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怎样杀灭桑树干、枝害虫——桑天牛、桑蛀虫幼虫

    禾苗;

    <正> 桑天牛、桑蛀虫,在我省的川北、川东、川南等蚕区都有发生为害,个别村、组的壮、老桑树发生被害后常有枯死状态。其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人工捕杀:在5~7月份是桑天牛羽化盛期,应采玻人工捕杀成虫,防止食害干、枝,皮层和产卵;7月上旬幼虫孵化后在干、枝皮层活动,可用硬物击灭;2、针刺幼虫:利用冬闲期用铁丝或钢丝插入最下蛀孔向下刺进杀死幼虫;3、修剪虫害枝干:结台桑树冬季落叶休

    1988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有关蓖麻蚕生产知识

    赵辉;

    <正> 蓖麻蚕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其祖先系栖生于野外的无滞育多化性吐丝昆虫,原产于印度阿萨姆帮,当地人利用它已有300多年历史。我国引种蓖麻蚕已有几十年了,经过驯化,饲养获得成功。1965年,全国饲养300多万盒,产茧皮6000多吨,属世界首位。我省凉山州和巫山、叙永、古蔺等地,都有丰富的蓖麻、马桑、乌柏等蓖麻蚕饲料资源,两年试验饲

    1988年04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南充地区1988年蚕茧产量突破26.7万公担大关

    罗华群;苏明利;

    <正> 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的南充地区,在1987年增产蚕茧315万公斤的基础上,1988年又获丰收。1988年产茧2675万公斤(26.75万公担),比1987年的2389万公斤,增产286万公斤,增长12%,单盒产茧23.8公斤,比1987年有些下降;农民茧款收入2.05亿元,比1987年的1.2亿元增收0.85亿元,增长70.8%。其主要措施是:

    1988年04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 ]
  • 免疫血清学技术及其在蚕病诊断上的应用(续1988年本刊第3期)

    陈祖佩;

    <正> 第三部份;血清学反映的种类及其在蚕病诊断上的应用血清学反应按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凝聚性反应(包括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标记抗体技术(包括荧光抗体、酶抗体、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和铁蛋白标记抗体等);有补体参与的反应(包括溶菌反应、溶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

    1988年04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中国蚕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学术年会在沈阳市召开

    青桑;

    <正> 中国蚕学会,于1988年9月16~20日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学术年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会员代表共有167人,他们来自全国24个省级蚕(桑)学会、上海市和农业部、纺织工业部、外经委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中国农科院蚕研所等会员单位。中国农学会、中国丝绸协会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辽宁省柞蚕生产地(市)、县的30位代表列席了会议。其中:我省除部份代表因病,因公未参加外,有1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含全国学会理事在内)。会议期中收到了学术论文资料107篇,科技成果图片、书

    1988年04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 武胜县1988年蚕茧丰收

    苏明利;

    <正> 武胜县1988年全县发蚕种16.7万张(盒),总产茧4.2万余公担,比1987年增产蚕茧1万余公担,增产33%。全县5个区,区区蚕茧产量超5000公担。1988年已有两个区蚕茧产量超过1万公担。全县1988年人平产茧达6.3公斤,比1987年人平增加1.5公斤,茧款收入3200万元,增收1600余万元,实现了全县户平养1盒蚕。武胜县是以“四边桑”为主的县。全县有7400余万株“四边桑”,占总桑树量的90%以上,

    1988年04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四川省振兴纺织、丝绸工作会议侧记

    雷玉成;

    <正> 1988年10月13日—16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四川省振兴纺织、丝绸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省纺织、丝绸行业的经理、厂长和部分市、地、县及省级机关的负责同志和纺织部、农业部、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和部分新闻单位也参加了会议。省长张皓若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副省长马鳞主持了会议并作了总结讲话,省纺织厅厅长费德政,省丝绸公司副总经理何永刚和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剐总经理黄增华分别在会上发了

    1988年04期 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四川蚕业》1988年总目录

    <正>~~

    1988年04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严格检查病毒,提高蚕种质量

    <正>~~

    1988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纸板方格簇的试用简介

    吴祖彦;张森茂;

    <正>~~

    1988年04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