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恩远;吴开明;唐万成;邵春明;
化蛹地用喹硫磷、敌百虫药杀出土成虫,虫口减退率77.3—93%,成虫期用辛硫磷乐果在桑树上防治和用杀螟松、敌百虫在杂树上防治,均可取得93—100%的防治效果。生长幼虫壮龄苔藓取食期防治,以喹硫磷、辛硫磷效果最佳,室内防效100%,室外防效90%以上,而越冬幼虫的防治,则以辛硫磷、杀螟松较好。各种药剂浓度,除喹硫磷用200倍混沙药撒外,其余药剂均用1000倍液喷雾。综合治理措施是:采用异时(非蚕期)、异地(非桑地)、超前(产卵、为害前)防治策略和以成虫杂树为害期,壮龄幼虫苔藓取食期为重点、结合进行桑树为害期和越冬化蛹地的防治。在涪陵地区验正结果,使虫口密度由1986年123头/株,下降到1988年的73.3头/株,虫株桑叶损失率由1986年的34.78%下降到1988年的26.6%,两年取得经济效益530.01万元和社会效益1470万元。
1989年04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勇;郭明武;向仲怀;蒋同庆;徐继汉;
1.本文研究了四川省桑树品种资源163份材料染色体的倍数性,发现其中三倍体13个,四倍体2个,六倍体12个,八倍体1个,其余135个为二倍体。 2.在163份材料中,栽培型119个,野生型44个,栽培型中三倍体6个,其余113个皆为二倍体。野生型中三倍体7个,四倍体2个,六信体12个,八倍体1个。多倍体数占野生型总数的一半。表明野生型中有极为丰富的多倍体。 3.在已进行分类鉴定的104份材料中,分属桑树8个种。在不同种群中多倍体数量和倍性均有很大差异,华桑中发现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八倍体,倍性丰富。在蒙桑和鬼桑中有六倍体,为首次报道。在园叶桑、鸡桑、白桑中有三倍体。 4.多倍体研究在研究桑树起源,分化,遗传育种上具有重要价值。四川省桑树野生资源中,倍性极为丰富,表明四川省在桑树起源研究上有重要地位。多倍体具有许多特殊优良性状。多倍体育种是现代桑树育种的重要方向。
1989年04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万永继;
本研究应用间接荧光抗体检验技术识别微孢子虫。对种茧养蚕分离的微孢子虫(NIS—741,NIS—3922,NIS—388,NIS—2624,NIS—4141)与Nosema,bombycis进行了血清学性状的比较,且对危害家蚕的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进行了荧光抗体的鉴定观察。实验表明:从家蚕分离的不同形态差异的微孢子虫分离株与家蚕微粒子(N.bombycis)孢子虫具有相同的抗原性;对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荧光抗体观察没有看到特异性荧光,不能判断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与N.bombycis具有相同的表面抗原。另一方面,对微孢子虫的发育前期裂殖体和孢子体的荧光抗体法观察表明:从染病组织中能够识别出裂殖体和孢子体,但要区别N.bombycis的裂殖体和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裂殖体则比较困难,对此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1989年04期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攀;
<正> 我部在四川省蚕学会的领导下,为了促进蚕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适应我省蚕业深化改革的需要,报经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同意,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川科委批审055号》),同时,报请四川省工商
1989年04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其贵;
<正> 四川蚕业历史悠久,4000多年前,蚕桑生产已成为劳动人民生产活动内容,“蜀国”即是西周时期以蚕头形定名的象征。1976年初成都市交通巷出土文物“蚕纹”铜戈,也是历史的见证。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成都,经西昌、宜宾、至云南,再至缅甸、印度转阿富汗。比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要早200多年。民国时,曾有一段盛期,1931年产茧达71万余担,出口值达
1989年04期 14-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孝太;邓胜文;
<正> 四十年前,平昌县药铺里没有“桑白皮”,千里难寻一株桑。解放后,全县蚕桑虽有发展但较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把振兴平昌蚕业作为治穷致富的战略重点,带领全县人民,落实一系列发展措施,使宜桑宜蚕的自然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十年来,育苗136,295亩,栽“四边桑”2.1亿株,建成片桑园3万余亩,宽行桑13万亩。100%的区、乡、村、社、85%的农户栽桑养蚕。
1989年04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饶贻辉;
<正> 随着当前农村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如何加强管理,认真把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从而提高克蚁制种和公斤茧制种量,满足农村蚕茧生产发展的需种要求, 现对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问题,就生产实践简述如下:
1989年04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朝中;
<正> 1986年蚕病普查成果表明,我省养蚕生产大面积损失率达38.83%,其中传染病损失率为54.39%,加虫害为63.26%:春季病毒病占44.23%,虱螨病占28.91%;夏季病毒病占57.21%,真菌病占21.04%;秋季病毒病占80.89%,蝇蛆病占7%。近年来,微粒子病抬头,危害日剧。全省去年烧超毒种54万多张,96个蚕种场,有60个场烧种。今年盐亭、
1989年04期 23-2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洪轩;
<正> 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妈妈乡,活跃着一支深受蚕农欢迎的群众性技术组织——乡蚕桑协会。该会于1984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101人。协会坚持为蚕桑生产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技术服务活动,前几年在“青麻热”的冲击下,蚕桑生产仍能逐年发展。到
1989年04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蒙庆裕;
<正> 桑叶是蚕儿的饲料,肥料是桑树的粮食,加强桑树施肥是获得桑叶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桑树由于每年剪伐和一年中多次采叶养蚕,需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必须施肥补充,才能满足桑树生长的需要。据资料:500公斤桑叶中含氮约7.5公斤、含磷约3.5公斤、含钾约2.5公斤。每生产50公斤桑叶,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氮0.75公斤、磷0.35公
1989年04期 26-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福沂;谭立新;
<正> 我场耕地面积370亩,其中桑园305亩,果园50亩,蔬菜、饲料、鱼池占地15亩,近几年来,坚持以蚕种生产为主业的前提下,巩固和兴办了养猪场、果园、酿酒(白酒、曲酒),加工面粉,制纸(养蚕用),养鱼等工副业生产,以副促主,以主养副,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1989年04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星;王帮华;甘伟英;
我省蚕区的区、乡蚕桑技术辅导员,对农村栽桑养蚕传授技术,发展蚕桑生产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是蚕桑生产战线上的一支主力军。他们提出的问题应给予重视和合理解决。为了促进蚕桑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增进丝绸外贸创汇。建议省蚕业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迅速研究,报告上级政府批示从速解决,以调动工作积极性。
1989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跃云;
<正> 我场位于岷江河畔,海拔349.792米,有集中成片桑园560亩,其中投产桑533亩,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有利于桑树生长,过去出于对桑园管理重视不够,桑树病虫害较为普遍,不仅桑叶产量低,而且为微粒子病原所污染,严重影响制种质量。 1980年,由于我场
1989年04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席体仲;
<正> 我场自有桑园625亩,分布在南充市郊嘉陵江沿岸。1988年春,由于我场部份原种带毒烧种,造成全省原种分配失调,致使当年秋季全省普种生产的严重不足,蚕农缺种。不但使我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全省的蚕
1989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家隆;
<正> 桑树施冬肥是补充土壤有机物,增加腐殖质含量和提高桑园地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我省大面积蚕桑生产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而桑树生长不良,由于桑树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如不能得到及时补偿。将会改变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年复一年,桑园地力下降,影响桑树生长,树势早衰,桑叶盛产年限缩短,叶质
1989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宗和;罗华群;柯益富;贺臻全;
<正> “插桑”硬枝露地扦插育苗,在普通条件下成活率达90%左右,具有投产早,成活率高,出壮比苗率高,省时间、省土地、省劳力、省投资等优点。一亩繁殖园当年收穗条500~800公斤,出壮苗5000株,同时可提前一年育成壮苗,亩效益达1000元以上。一亩穗母园头年可扦插16
1989年04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方天;冉华;
<正> 现代化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丝绸行业经济信息管理系统(Silk Manegemea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S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于丝绸
1989年04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党春盛;
<正> 今年蚕茧收购工作已经结束。全省今年已收购蚕茧260万担(其中:重庆50担),比去年250万担增长4%,今年全省蚕茧收购秩序基本正常,没有发生。“蚕茧大战”。国务院蚕茧收购工作组春、季两季深入四川各地检查指导,对今年蚕茧收购总的评价是:入购秩序良好,“大战”得到制止,价格基削稳定,质量有所
1989年04期 4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氵止乂)川明郎;冯永德;李泽民;
<正> 新指定作为特殊用途的蚕品种日507号·日508号×中507号·中508(爱称:先锋),日本农林水产省告示第388号(平成元年3月23日)已作了正式公布使用。这个品种是作为西服面料用新素材“斯派罗绢丝”等的原料茧。以茧丝纤度4.5D为目标育成的粗纤度蚕品种。
1989年04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祚忠;
<正> 为解决蚕药紧缺,减少蚕病给蚕茧生产造成的损失(据我省蚕病普查资料年损失40万担蚕茧,价值1亿8000万元)。省农科院蚕研所、省丝绸公司、省农科院情报所合作,从1986年开始进行了多功能745消毒液发生系列设备研究,按计划已研制成功,适于专业户和多户共用的小型机。定型设备和有关研究资料提交给今年4月21—22日召开的省蚕药审定会审查,受到与会专家的赞赏,认为药效可靠,原理科学,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同意在生产中推广试用。 745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配加清洗剂、稳定剂和多种消毒成分的复方杀菌剂。
1989年04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成元;
<正> 南部县蚕桑基地乡——大河,因烟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蚕茧单产显著降低,给蚕桑生产带来严重不利的影响,妨碍了基地乡建设的步伐,为此,我们对该乡进行了调查。蚕桑生产1982年前,全乡共有桑树1935500株(其中小桑园40亩、间作桑330亩、四边桑19
1989年04期 4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庞辉萱;陈伟;
<正> 西昌市月华乡新星村一社蚕桑专业户李和湘,全家10人,劳力8个,有田9.6亩,旱地2亩,自1980年以来,他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利用荒山荒坡栽桑,到目前,他家有桑园13亩,有桑2.2万株。投产桑1.8万株,1988年养蚕16.5张,产丝茧817.1公斤,收入7715.20元(包括小蚕共育费1223.10元)。为缓解全省蚕
1989年04期 4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佑伟;
<正> 一、历史与现状南充市文峰乡7、8、9三个村,是南充蚕种场(以下简称南场)1969年发展起来的原蚕区。位于嘉陵江畔,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人平耕地面积只有0.47亩。1981年以前,该区年养蚕2000克蚁,产茧1万余公斤,
1989年04期 47-4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受益;谢勇;李伟;
<正> 南部县神坝乡党委,以干部上山,典型示范,抓点带面的领导方法,组织发动群众,掀起大规模栽桑热潮,进度快,效果好。截至十月底止,全乡已完成秋、冬栽桑170万株,人均桑树达到170株。神坝乡地坝南部升钟水库的淹没区,全乡11个村,92个社,有7个村、52个社的良田好地被淹没,全乡土地由人平1.1亩减少到0.8亩,最少的村只有0.3~0.5亩。一部份社员
1989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贺仁昌;
<正> 省蚕学会蚕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于今年11月8日至10日在简阳县召开成立大会暨首次蚕业经济学术研讨会。省、地、市、县丝绸公司、蚕桑局、蚕学会、西南农大、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的3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学会副理事长李志明主持开幕并讲了话,蚕业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彭觉先宣布了蚕业经济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提交的论文、资料有27篇。这次研讨会,围绕如何提高我省蚕业经济效益这个总题目,着重研讨了蚕桑生产应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蚕农自愿、
1989年04期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和;
<正> 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今天,发展蚕桑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质量和产值,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已成为必然。通过调查:南充市文峰乡渭中坨村(属浅丘地带,距设市心15公里)全村7个社,共518户,1892人,耕地904亩,其
1989年04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大跃;
<正> 今年三台县蚕茧收购总产量已达10.14万担,创历史最高水平。该县为了缓解丝绸原料紧缺,增加出口创汇。县委、县政府把蚕茧生产列入“七五”规划,并确定一名副县长抓这项工作,及时解决蚕茧生产中的问题。今年绵阳市丝绸公司抽出
1989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桂攀;青承江;
<正> 家蚕是以桑叶为唯一食料。当前各国蚕业科技工作者,不少人为蚕儿寻求较为理想的代食品,有的在探讨研究培育能食代食品的蚕品种,但至今尚未见有报导;蚕业科学发达的日本,近年虽然已试验并采用人工饲料养蚕,但仍
1989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平清;
<正> 赵大邦家住乐山市中区安谷乡官帽村三组,全家8人。他们组是1980年冬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的,他承包耕地6.3亩,四边桑609株,种桑养蚕收入自得,极大地调动了他全家种桑养蚕积极性,他坚持以粮为主,以蚕桑为
1989年04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昌桂;吴子英;
<正> 纳溪县石棚乡方山村二社,共产党员王银成,1989年养蚕19.25张(其中原种52.5克),产茧747.5公斤(其中原蚕茧288.2公斤),茧款收入8543.47元,共育原蚕110张,收得共育费2216元,合计收入10759.47元,比1988年增长58.48%,一跃成为超万元的蚕桑重点户。养蚕收入占全年农副业总收入16976.47元的
1989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茂桢;刘茂成;
<正> 家住川中丘陵射洪县柳树镇白石村四社的王永锡,全家8人,4个劳力,承包耕地6亩。农村实行生产承包制以来,他坚持“粮食领先发展蚕桑,多种经营,勤劳致富”的方向,积极栽桑养蚕。经过6年艰苦奋斗,栽桑5000多株,其中“四边桑”1100株,家庭“小
1989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青桑;
<正> 问:桑树冬季为什么要修枝整型?怎样进行技术操作? 答:桑树是用叶植物,通过春、夏、秋采叶养蚕损伤了枝芽,树型紊乱,不利于枝芽生长和增产桑叶。根据桑树耐伐性强,在冬季进入休眠期进行修枝整型,对生理无影响,有利的势良好发育,提高桑叶产,质量。修枝整型
1989年04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诸葛明;
<正> 11月21日至23日,省丝绸公司在都江堰市召开了1990年度丝绸出口产销计划会。各市、地、州丝绸公司经理、出口生产企业厂长及有关业务人员40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计经委、省经贸委、省商检局、中国银行成都分行等单位应邀派代表出席。会议在认真总结今年丝绸出口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国际丝绸市场发展变化趋势,安排和具体衔接了1990年丝绸出口生产和调供计划,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讨论研究了有关政策措施。通过这次会议,大家统一了思想,认清了丝绸行业所面临的严竣现实,并积大地增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和完成出口创汇任务的信心。会上衔接落实
1989年04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蚕学通讯》是重庆市蚕桑学会、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农牧渔业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宗旨以学术为主,兼顾生产实践。刊登蚕学科技论文,研究报告,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交流新技术、新经验、新知识,为蚕学会会员,蚕业院校师生、蚕业技术干部、蚕业经营管理干部等更新知识和学习、工作提供参
1989年04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潘荣;
<正> 最近,四川省蚕种公司在省属北碚蚕种场召开了全省蚕种场的桑园生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属蚕种场及部分地、县蚕种场的场长,科(股)长、桑园管理干部共63人。会议交流了北碚,万县、三台、阳花渡蚕种场等加强桑园管理、桑叶高产稳产,以及病虫害防治、控制微粒子病的经验,研究分析了近年我省蚕种场自有桑园产量下降。病虫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蚕种场对
1989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丕泉;
<正> 最近,我在阆中县文成乡烂泥村一社调查、访问了蚕桑重点户王永先发展蚕桑致富的情况,刚进村庄,就见他的山坡地埂都是葱笼繁茂的桑树,纵横环抱着他的住房,谁看了这株株排列成线、成片的伞状桑树,都要赞扬他务桑的高超技术。
1989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曾祥云同志是重庆市农牧渔业局蚕桑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四川省蚕学会三、四届理事,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9年12月14日在自贡市逝世,终年60岁。曾祥云同志系合川县人,1929年6月生,1951年毕业于原中央技专。1952年参加革命,从事蚕业科技工作30余年,先后任县蚕业指导所副所长、所长,办事处副主任,永川地
1989年04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89年04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