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栋高
<正> 1 制约中国蚕丝产业发展的基本矛盾 丝绸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在连产业的生存都发生了困难。在农业上表现为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不高,对农民没有吸引力;在工业上的表现则是茧价高和茧质不稳定导致原料成本过
2000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栋高
<正> 丝绸,曾经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至今依然是我国的一项优势产业,掌握着全世界80%的产量。但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工作的深入发展,传统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严重滞后于社会生产力平均发展水平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致使产业的发展遇到
2000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泽辉
<正> 我省科技养蚕与先进蚕区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养蚕单产低,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养蚕单产40公斤左右,而我省养蚕单产始终在20公斤上下徘徊,相差一倍以上,这一倍的差距,带来农民养蚕效益一倍的差异。如果我们有40公斤的单产,就以1999年每公
2000年01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周万勤
<正> 苍溪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广密植桑园,使蚕茧产量迅速增长,对四川传统的“四边桑”模式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省蚕业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之后,密植桑园在全川迅速推广,对四川蚕业发展起到了非常
2000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新民,张运太
<正> 阆中市蚕桑局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强力改革桑树剪伐技术,提高蚕茧质量,为“一优双高”蚕业开创新途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被市政府评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现将提高桑树剪伐部位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2000年01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泽林
<正> 桑园工作是蚕种场的一项基础工作,桑叶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种质量。要提高蚕种质量,必须立足于自有桑园的建设,不应重蚕轻桑,并按种茧育的要求加强桑园建设,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只有提高桑叶产、质
2000年01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舒衷远,李政
<正> 武胜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下游,属亚热带气候,有霜期短,无霜期长,在11月至次年2月多雾、少雨,冬季偏暖。降雨量集中在5至9月,其间伴有春旱、夏旱、秋旱发生,对桑螟虫发生、为害起着促进和制约作用。
2000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建,朱军
<正> 夏芳×秋白是酉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培育的夏、秋用新的品种,1994年3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正式推广使用,几年来该品种以抗逆性强,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深受蚕农、丝厂的欢迎。年发种量达二十多万张,并且逐年增加。
2000年0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臻全
<正> 目前,丝绸行业已到了优胜劣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行业效益是丝绸行业的唯一出路。全行业必须正视问题,调整传统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调整科技管理结构,进一步加大科技兴蚕力度,加快蚕桑基地建设和产业化进程,痛下决心,背水一
2000年01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简易活动蚕台,是目前农村省力化养蚕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县蚕台应用存在制作技术及养蚕操作技术不科学、不规范,以致出现蚕儿发育不齐,蚕病损失超过蚕箔育,影响了蚕台多功能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主要研究蚕儿上台最佳时期、最宜数量、上蔟技术
2000年01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政
<正> 近年来,小型微粒子病在我场原蚕区流行危害严重,1997年春季烧种20000余张,1998年春季淘汰种茧3000公斤,烧蚕种4000余张,经济损失惨重。深入调查研究小型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
2000年01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善云
<正> 四川省第一部桑蚕鲜茧地方标准,从一九九九年三月一日起强制执行。我司从当年春茧收购开始全面贯彻执行。为了使新标准能顺利实施,除办职工全员培训班外,还按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统一设制了用于收购计价的《桑蚕鲜茧茧层量检验计价表》和用于检查
2000年01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雷善云
<正> 茧站内部管理又称蚕茧收烘管理。茧站内部管理是以蚕茧收烘为中心的全部生产过程的活动。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管理是当
2000年01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友洪,肖金树
<正> 近年来,各地都出现了挖桑毁树,拒绝养蚕的情况,调查其原因发现,主要是由于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相比,其经济效益不及其他行业,蚕农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怎样才能缩短养蚕业同其他行业的差距,提高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呢?笔者1997年夏、秋两季
2000年01期 3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胜国
<正> 1 安岳蚕业生产现状分析 全县有10个工委,58个乡镇,936个行政村,9725个社,42万农户。现有养蚕的工委10个,乡镇51个,村683个,社6746个,户12万户。其中年养蚕500张以上的村2个,50张以上的社85个,5张以上的户395户,3~5张的户1060户。现有大小行桑5万亩,计2800万株,小桑园6000亩,计600
2000年01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有德
<正> 地处凉山州北大门的甘洛县,是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县,主体气候突出,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2℃,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相对湿度为76%,年日照时数为1611.2小时,无霜期260~283天。年降雨量为850~1100毫米,雨季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
2000年01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以正
<正> 1994年以来,南充蚕桑产量普遍下滑。特别是1999年发种、产茧均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其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降幅之大,低谷之深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2000年01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怀林
<正> 大英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宜种性广,幅员面积703.3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35个办事处,2938个农业合作社,人口52.3万,其中农业人口46.2万人,耕地面积36.6万亩,人均耕地0.79亩,是一个人多地
2000年01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刚双,陈伟
<正> 我省具有悠久的养蚕历史,在蚕茧生产上创造过辉煌的业绩,出现过令世人瞩目的“丝绸之乡”。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管理体制的频繁更迭,对蚕桑产业认识的偏差,以及投入的不足,导致了全省蚕桑生产逐步萎缩,未能真正实现蚕桑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预期目的。
2000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建,何怀珍
<正> 1998年春季,我省部份蚕种场饲育的781原种在稚蚕期发生小蚕,引起我们的注意。从本场吉安乡五村原蚕区收集了一户蚕农饲育781选出的小蚕,小蚕的体色正常无病态,经过单独饲养观察,结果小蚕全部是眠性变化了的五眠蚕。进一步调查发现该户饲
2000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更友
<正> 近几年,我市蚕业严重萎缩、发种、产茧滑坡不止,1999年,全市发种13.16万张,收购蚕茧258.2万公斤,比上年收茧量减23%,仅为历史最高年1990年发种量的30%,蚕茧收购量的25%,蚕业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痛定思痛,跌落之后大家在反思,原因何在,出路何在?
2000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正堂
<正> 南部县碾垭乡的蚕桑生产,前几年面大分散,养蚕零星粗放的付业,养蚕单产低,农民收入低,一受市场影响,农民则弃蚕不养蚕或毁掉桑树。现就碾垭乡11村8社养蚕大户罗先锋养蚕量大、单产高、收入高、效益好,
2000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宗荣,汪勇
<正> 宗海乡地处盐亭县东南角,距县城68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耕地8000亩(其中田2418亩),有8个村,69个社,7000多人,2083户,其中养蚕户1500户。该乡现有小桑园1160亩(其中1999年新栽小桑园1050亩),占旱地总面积20%,大行桑、四边
2000年01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金贤
<正> 自古以来栽桑,桑叶养蚕,桑果(学名桑堪)可作食用,且营养丰富,在蚕区大人和小孩喜欢采摘生吃。每年4~5月份,成都市郊龙泉区、金堂县的福兴、金龙等乡镇及简阳、仁寿县的蚕农把鲜桑果送到成都市场出售,售价每500克五元至十几元不等,市民反映
2000年01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邹金贤
<正> 蒲江县以它优良的养蚕生态环境生产解舒率高的优质蚕茧,1991年被列为成都市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县。1994年新建的蒲江丝绸厂,以其良好的管理和产品适销市场,能年年盈利,但本县蚕茧原料缺乏,后劲不足,为此,工厂从盈利中拿出部份资金建设自己的蚕茧原料基地,逐步向“工厂+农户”方向发展。今年七月,蒲江
2000年01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